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40718
吉安:“三化促三变”的品牌之魅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在2024年香港书展首发 公共服务让乡村生活更暖心 乡村道路沿途皆是好风景 图片新闻 云南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 “豫”见新“智”牧场 “赋码保护”为企业减负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吉安:“三化促三变”的品牌之魅
·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论述摘编》繁体版在2024年香港书展首发
· 公共服务让乡村生活更暖心
· 乡村道路沿途皆是好风景
· 图片新闻
· 云南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增进民生福祉
· “豫”见新“智”牧场
· “赋码保护”为企业减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共服务让乡村生活更暖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今年51岁的刘磊,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河郭镇卫生院通过医共体远程会诊系统连线南和区人民医院,心电图诊断报告只需1分钟便传回卫生院,区人民医院医生线上诊断,根据病情给出治疗方案。

  2023年,南和区实现了县乡村医疗资源共享,医疗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基层群众不再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在乡镇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内容及诊疗,患者报销的比例还提高了。

  南和区医共体总医院办公室主任杨晓芸介绍,基层医院技术力量较弱,缺乏专业技术的人员,大型设备及试剂的运行成本较高,基层卫生院一般都承受不了。现在有了医共体,基层医疗机构可以直接通过信息平台将检查数据传到总医院,由总医院进行阅片、诊断后再将诊断结果及时回传,患者在乡村、乡镇就能享受到区二级医院的服务内容及诊疗水平。同时,也降低了卫生院的运行成本,提高服务效能。

  县级医疗资源能够下沉到乡村,得益于南和区全面推进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构成上,以南和区人民医院为龙头担任牵头医院,也称为总医院,同时成立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远程会诊中心等11大资源共享及管理中心,南和区中医院及8家乡镇卫生院为医共体成员单位,每个成员单位都配置心电图机等设施设备。

  除了技术的下沉,还有人才资源的下沉,以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总医院与各成员单位间建立了联合门诊和联合病房,选派9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到卫生院常年驻守服务,不断提升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

  目前,总医院与河郭镇卫生院开展了科室共建,打造中医康复专业优势学科;帮扶贾宋镇中心卫生院开设口腔专业,已接诊患者150余人次;阎里乡卫生院在总医院的帮扶下,开设皮肤科门诊,已接诊患者100余人次。

  南和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看好病,体现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又进一步,越来越多的农村患者成为直接受益者。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乡镇卫生院床位数达151万张,比2013年末增长32.9%。村卫生室数量达到58.8万个,平均每个村至少拥有一个卫生室。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至关重要。

  临近中午,南和区郝桥镇东郑庄村,三四十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带着分餐盘来到“幸福餐厅”。

  “幸福餐厅”今年4月开始营业,已成为村里老年人的幸福小天地。在这里,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免费享受三顿饭,而70岁到80岁之间的老人,一天三顿饭也仅需交6元钱。“儿子儿媳在城里打工,‘幸福餐厅’一开办,我就报了名,免去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在这儿吃饭,一天三顿不重样,大家吃得都挺满意!”80岁的东郑庄村村民范爱芬告诉记者。

  郝桥镇政府工作人员周上沛介绍,东郑庄村通过“支部+经营农户”的合作模式,将设施蔬菜大棚交由经营农户进行种植,支部参与蔬菜销售经营分红,村集体收入每年达30万元以上,让“幸福餐厅”有了财力支撑。村子里还有个闲置的礼堂,也将得到有效利用。现在,民政部门还有奖补资金,日后也将用来改造提升基础设施。

  近年来,在相关惠农强农政策持续带动下,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力度也在不断持续加大。2023年末,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14.4万个。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构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了80%的村庄。

  

  

  公共服务让乡村生活更暖心

  

  扫码观看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