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40710
中央军委举行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凝聚“根魂神” 蹚出“四和”路 峻岭崇山万壑松 感党恩 稳生产 相守望 江西:天晴不能放松 水退马上补种 要闻简报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中央军委举行荣誉称号颁授仪式
· 中央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出版发行
· 凝聚“根魂神” 蹚出“四和”路
· 峻岭崇山万壑松
· 感党恩 稳生产 相守望
· 江西:天晴不能放松 水退马上补种
· 要闻简报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凝聚“根魂神” 蹚出“四和”路

——安徽绩溪县乡村善治“三昧”探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冯克 杨丹丹 刘杰

  安徽省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在拥有400多年历史的胡氏宗祠里,不少游客聚拢在精美的槅扇前,聆听导游讲解,不时发出感叹。槅扇上雕四幅图,分别以荷花与螃蟹、鸳鸯、大虾、青蛙入画,寄托当地人对于“和谐”“和美”“和顺”“和鸣”的美好向往。

  作为徽文化核心区和发源地之一,绩溪自古崇文尚礼、民风淳朴。而随着农村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农民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绩溪的乡村治理同样面临亟待破解的共性难题。

  近年来,通过传承家风家训、推动多元解纷、建强治理平台,绩溪凝聚起乡村治理的“根魂神”,着力打造“心气更和顺、生活更和美、社会更和谐、党群更和鸣”的和治绩溪,赋予“四和”文化新的时代内涵。2023年,绩溪群众安全感指数居安徽首位,荣获省平安建设优秀县和信访工作优秀单位。这些乡村治理的初步成果吸引记者来到绩溪,以期探析这里乡村善治的“三昧”。

  

  传承家风家训,赓续徽州文化“根”脉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这篇196字、绵延传承800年的《章氏家训》,曾以专题片的形式,登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引起强烈反响。

  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个人修身、齐家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石。据不完全统计,绩溪民间现存记录和反映宗族家训的族谱101部。为充分发挥优秀家风家训的示范引领作用,绩溪创新实施“百村家风家训引领工程”,探索形成“立、议、写、晒、说、学、推”七步工作法——

  首先,通过走访、座谈,查阅家谱村史、家书家训和文史典籍,深入挖掘,提炼元素,让历史典故“立”起来;选树自身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家规家训作为典范,让全民参与“议”起来。其次,将家风家训制作成书法、楹联、匾额等,把文化魅力“写”出来;将家风家训内容在农户家厅堂、村委会、文化墙等醒目位置悬挂展示,把优良家风“晒”出来;以朴实语言讲述家风家训故事,充分展示徽文化独特魅力,让人人都能“说”出来。

  沿着古色古香的街巷走进千年古村——瀛洲镇仁里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程氏家训”牌,村民大多为理学大师程颐、程颢后人,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家训牌上有的写着“三字经”——“凡治家,宜起早。桌要擦,地要扫……”;有的写着“四同歌”——“同干事勿避劳苦,同饮食勿贪甘美,同行走勿择好路,同睡眠勿占床席”……“程氏家训立意高远,虽是劝讲却又细微具体,更注重通俗性。”村民程干展是一位退休教师,也是程氏支脉的第22代后人,说起程氏家训家规,始终心存敬畏。

  挖掘整理、宣传推广家风家训后,更重要的是深入践行。绩溪开展送家风家训进学校、进儿童之家等活动,将家风家训“学”起来;持续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举办形式各样的家风家训诵读、展演等活动,打造“家风家训传承文化巷”,上下互动“推”起来。

  “七步成风”,潜移默化。从县城向东南行约40公里,记者走进家朋乡尚村村。自公元1100年以来,陆续有十个姓氏入住此地。因崇文重教,家家有砚瓦,户户有毛笔,这里又被称为“十姓九祠砚瓦村”。900多年来,10个姓氏和谐共处,与躬身践行家风家训是分不开的。周洪辉、王来红夫妻俩身患残疾却先后领养了一名先天性脑瘫儿童和一名孤儿,对患病养女不离不弃,彰显人间大爱。

  绩溪县委副书记邱型军说:“通过挖掘、推广、践行优秀家风家训,传承和弘扬了徽文化,使农民群众在润物无声中塑形铸魂,让道德理念成为行动自觉,为推动绩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道德基础。”

  

  推动多元解纷,把握“枫桥经验”灵“魂”

  “为民排忧心系百姓,热情服务高效便捷”“点点滴滴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为人民解难”……走进上庄镇宅坦村党群服务中心,迎面墙壁挂满锦旗,每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

  去年6月,宅坦村村民胡颜兰的丈夫在工地摔落致重伤。而因工程存在转包情况,赔偿事宜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宅坦村党支部书记胡笑珍联系村法治副书记,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并积极联系律师为胡颜兰提供法律援助。经过努力,今年5月底,胡颜兰丈夫基本痊愈,并顺利进行伤残鉴定,赔偿问题已无障碍。

  绩溪县政法委副书记程维介绍,近年来,绩溪把握“枫桥经验”的灵魂,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得到了群众广泛认可。

  在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基础上,绩溪政法系统更加主动作为。2022年,绩溪创新开展百名法治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百日风险矛盾排查化解行动、百件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又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五提”行动:百名法治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提标行动,重复信访重复网上投诉源头治理提质行动,矛盾风险“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提速行动,平安建设基层基础巩固提升行动,政法机关“强党建、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行动。

  翻看“三百”和“五提”行动方案,创新举措条理清晰,可学可鉴——

  选派法治副书记进村入户。从政法单位抽调骨干人员到全县81个村(社)兼任法治副书记,履行法治宣传员、事务协理员、平安组织员、矛盾调解员、善治指导员、惠民服务员职责,及时参与村民矛盾纠纷化解。

  打造“握手言和”调解阵地。坚持“一域一特色”,将当地传统法治文化融入“一县一所(司法所)一点(百姓评理说事点)一室(村居调解工作室)”建设中,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人民调解”“法治文化+人民调解”模式,通过以文化人、以法育人,将矛盾解决在群众家门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创设“三个电话”工作机制。在信访事项转交办至责任单位后,电话告知信访人交办去向;在信访事项办理过程中,电话收集信访人对责任单位的意见建议;在信访事项办结后,电话问询信访人对事项办理的满意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及时就地解决。

  ……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我们致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打造‘党建有力、干部有为、治理有方、群众有感’‘无诈、无讼、无访、无案’村。”绩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汪逸说。

  

  建强治理平台,发扬基层创新精“神”

  华阳镇来苏社区地处绩溪新老城区“交汇处”,今年初,在社区第四网格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有20多户居民反映,金某某家约1米宽的挡墙影响公共交通,开车路过时,轮胎经常被扎破。社区党委委员、第四网格网格长方建清了解到情况后迅速上报社区党委。社区“吹哨”后,县镇相关干部立马“报到”,协商说服金某某让出60厘米空间,并用相关资金为金某某家的围墙做了加固。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近年来,绩溪县积极探索以村(社)党组织为“圆心”,群团组织、社会组织、辖区单位等同向凝聚、同向参与、同轴运转的“大组织”模式,构建“村(社)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格局。

  按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的思路,绩溪因地制宜设置网格,在每个网格配备总指挥长、指导员、警务员、法务员、网格长、网格员等。同时,成立管理委员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妇联执委、“五老”人员、志愿者、社企代表加入,实现“群众点单、网格接单、部门销单”。在此基础上,做到“要素全覆盖、信息全采集、隐患全排查、纠纷全调解、宣传全到人、诉求全受理”,全面掌控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信息。

  “自从村里给独居老人免费装了智能摄像头后,我随时能用手机查看母亲的状态,并跟她隔空交流。遇到紧急情况,网格员也会迅速上门提供必要帮助,这让我很安心。”张春万是板桥头乡庙山村村民,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他的母亲张美容双目失明,让在外务工的他牵挂不已。近两年,庙山村的数字乡村建设,彻底消除了他的顾虑。

  庙山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2022年,村里借助宣城市首批数字乡村试点村建设契机,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数字庙山”平台,通过绘制智慧网、打造服务云、构建数据库,让小山村焕发新气象。

  在“数字庙山”平台控制中心大屏上,一张3D地图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张地图全景展示了村容村貌,涵盖家庭、人口、农情等方方面面的数据,点击可实时进行交互,动态掌握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态势,为村庄规划、研判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以数字地图为底座,我们上线了未来村卫生室、独居老人关怀、防返贫动态预警、智慧农业、乡村治理随手拍等8个智慧场景,推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协调发展。”庙山村驻村第一书记胡钱雷介绍。

  依托“多网合一”网格体系,绩溪正探索建立数字化网格管理平台,强化信息末梢,做到一人采集、各方应用、全网关联、联动处置,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乡村治,则百姓安;百姓安,则国家稳。绩溪县委书记肖阳表示:“未来绩溪将深入传承徽州‘和’文化精华,积极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绩溪实践,加强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推深做实基层网格化管理,全面建设‘和治绩溪’,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丽幸福绩溪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