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国际农业 日期:20240709
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落成 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预计将创新高 我国与拉加国家农产品贸易情况及前景 金融“活水”助力什邡市老城区换新颜 跨越山海 携手共奏“中拉强音” 全球公共品:中国减贫经验惠及发展中国家
  006版:国际农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落成
· 2024年全球谷物产量预计将创新高
· 我国与拉加国家农产品贸易情况及前景
· 金融“活水”助力什邡市老城区换新颜
· 跨越山海 携手共奏“中拉强音”
· 全球公共品:中国减贫经验惠及发展中国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落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7月7日,记者了解到,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和额尔古纳市共建的我国首个北亚油料科研平台——“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正式落成。该中心的建设对提升内蒙古及周边省区的油料产能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促进俄罗斯远东地区油料产业发展以实现我国油料进口来源多元化、保障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自建设以来,引入以王汉中院士领衔的油料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继开展特短生育期春油菜生物育种、短生育期油菜-大豆高效轮作模式等研究工作。中心总建设面积500亩,建有综合实验楼和高标准试验田。目前王汉中院士团队在该试验基地正开展超8000份多样性丰富的特短生育期油菜双单倍体系育种鉴定,相当于常规育种6400万个重组株系的育种规模和效率。仅58天生育期内,超过80%的双单倍体系就进入了盛花期,为“北亚油谷”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呈现出美好前景。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国产油料作物产油量的半壁江山。据介绍,在北纬45度以北的亚洲地区,包括我国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吉林部分区域,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十分丰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还有超15亿亩待开发利用耕地,可用于发展短生育期春油菜和短生育期春大豆生产,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北亚油谷”。因此,加快“北亚油菜大豆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中俄共建“北亚油谷”意义重大。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