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40708
小酸枣变身大产业 推动枸杞产业质效双升 “杨梅贷”精准解渴“梅资金” 又是一年好光景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小酸枣变身大产业
· 推动枸杞产业质效双升
· “杨梅贷”精准解渴“梅资金”
· 又是一年好光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7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杨梅贷”精准解渴“梅资金”

陈芋荣 郑鲁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最近一个多月,位于浙江省余姚市的“悠悠农场”流量猛增,游客回去时,都不忘采摘上一筐杨梅。

  谈及这波流量,农场主叶佳男感触很深。过去摘杨梅,不仅起早贪黑,还得爬高,是个苦差事,杨梅要是短时间内卖不掉,还容易出水变质。现在,消费者上门采摘,地头即市场,再配上亲子娱乐、团建拓展、农耕教育等项目,不仅收入来源更多元,也规避了杨梅季节性强的短板。

  与常规种植相比,农旅融合的基础设施投入可不小。“多亏了农行的金融支持,给了我们信心。”叶佳男说。

  “悠悠农场”的转型是余姚杨梅产业的破局缩影。在杨梅大省浙江,产区扎堆,难免出现同质化竞争。近年来,余姚锁定新赛道,加速杨梅的三产融合发展。

  愿景虽好,可参与主体首先得解决“梅资金”的难题。对此,农行宁波余姚分行为当地梅农量身定制金融产品:针对分散梅农,根据种植面积、经营周期、成本收益等数据,可线上快速申请“杨梅贷”,无需抵押、操作便捷、随借随还,还有利率优惠;针对具有一定规模的经营主体,在此基数上结合其他金融产品,贷款扶持力度更“解渴”。在当地,最高额度可达200万元,最快可在半天内完成审核与放款。

  “多亏了‘杨梅贷’支持,我们不仅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还实现了水肥智能管理,杨梅品质大幅提升。”余姚市溪上杨梅山庄负责人杨利航说。

  溪上杨梅山庄位于丈亭镇梅溪村,在农行宁波余姚分行的资金支持下,原来的村里闲置资产通过提升硬件设施、拓展增值服务,摇身一变成了电商直播式“梅满共富工坊”。不光产业发展受益,村集体经济也由此增加了52万元的经营性收入。

  眼下,农行宁波余姚分行正趁着梅农农忙之后,抓紧联系村社,逐户走访了解需求,为接下来优化金融支持方案做基层调研。截至目前,该行已为当地30余户杨梅种植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0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