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以入选“全国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制定试点实施方案和“灌排化、机械化、田园化、生态化、数字化”“五化”标准,通过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工程,逐步将分散、高低落差大、耕作条件差的田块建设成高标准农田。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浦城县优化多元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农田建设财政资金,建立农田建设项目库,形成财政投入常态化机制。另一方面争取银行贷款,并鼓励银行与担保公司合作,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未来收益为担保,发放项目收益权抵押贷款。同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先建后补”方式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土地整治,完善农田道路沟渠、小型水源工程等基础设施,耕地质量平均提升0.6个等级,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11%,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5%。同时,全县以土壤三普试点成果数据为基础,分析耕地退化问题和成因,推广调酸改土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大力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翻转犁翻压还田等技术,推动耕地可持续发展。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少华表示,浦城县建立起三级管护机制,并研发出县级农田建设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三级管护机制明确“县负总责、乡镇落实、村为主体、所有者管护、使用者自护、受益者参与”。规模流转的高标准农田,由经营主体为管护实施主体。未流转的高标准农田,由村民委员会负管护责任,将设施管护工作纳入乡镇绩效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