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村合作经济 日期:20240629
优质服务进田间 抗旱保苗护粮安 “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新疆库车市设施农业铺就村强民富振兴路 贵州正安县“合作社+专家”筑起农户致富梦 图片新闻 农行镇坪县支行 金融活水促振兴
  007版:农村合作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优质服务进田间 抗旱保苗护粮安
· “党建+”助力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 新疆库车市设施农业铺就村强民富振兴路
· 贵州正安县“合作社+专家”筑起农户致富梦
· 图片新闻
· 农行镇坪县支行 金融活水促振兴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2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疆库车市设施农业铺就村强民富振兴路

王红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葡萄种在大棚里,还能套种西瓜等作物,真让我开了眼界。”近日,在新疆库车市比西巴格乡设施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里,玛热艳木·吐尔逊一边忙着给种子覆土一边说。

  占地近150亩的温室大棚是园区的新建项目,目前种植的蔬果有十多个品类。眼下,大棚里的各类农作物生机盎然,四季豆、黄瓜、西红柿等作物已采摘销售。

  种植大户赵静承包了5座大棚种植葡萄,经过几个月的悉心栽培,葡萄苗已开枝散叶。“节水、蓄热等智能化设施和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是葡萄高效生产、品质上乘的保障。当前葡萄还未到挂果期,可以通过套种芹菜、萝卜、西瓜等果蔬增加经济收入。”赵静兴奋地说。

  比西巴格乡邻近市区,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的基础,这里现有设施大棚288座,占地面积1500余亩。“当前43座土大棚,电线、网线架设及室内管线的改造提升工作正在进行中。改造后的大棚面积会有所扩大,据测算,种植户的年收入可提高至10万元左右。”比西巴格乡人大主席买买提·艾合买提介绍。

  值得注意的是,比西巴格乡近三年建设的日光温室大棚项目为其乃巴格村、依格孜库木村等14个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261.62万元,970余名群众在蔬菜基地稳定就业,辐射带动全乡2700余名群众发展蔬菜种植,人均增收3200元以上。

  同样可喜的变化还发生在乌恰镇蔬菜新村。该村大多数村民都以种植业为生,以前以种植土豆、白菜、萝卜等蔬菜为主,收入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看准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成立了顺宏蔬菜农民合作社,并顺势建起了冷库,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形成了温室大棚和露天种植并行、常规蔬菜跨季节蔬菜互补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市场相对饱和、蔬菜售价低的时候,把村民生产过旺的蔬菜储存到冷库,淡季时再销售,以此提高村民的销售收入。村民种菜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全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2.5万元。

  近年来,库车市大力实施蔬菜“培先创优”工程,以乌恰镇、阿拉哈格镇等乡镇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构建了“一中心五基地”设施农业发展格局。比西巴格乡作为设施农业发展中心,依托育苗中心,温室大棚、果蔬服务中心、蔬菜合作社,打造了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库车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89万亩,并计划新建日光温室110座,对老旧温室进行改造和分类管理,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方式,推广“短平快”“一年多茬”的订单式种植模式,促进设施蔬菜向规模化、宜机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提高蔬菜产业的规模效益,有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