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4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0622
国家防总针对三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安徽防汛抗旱“两手抓”保夏种夏管 图片新闻 河南高标准农田助力抗旱保丰收 “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38亿元用于支持福建、广东、河南等地防汛抗旱工作 成都力推老旧农业机械大规模设备更新 “8号公路”旁村民的文艺新生活 土特产“出山” “金疙瘩”进城 以“梅”为媒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0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国家防总针对三省份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安徽防汛抗旱“两手抓”保夏种夏管
· 图片新闻
· 河南高标准农田助力抗旱保丰收
· “两高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犯罪的意见
· 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38亿元用于支持福建、广东、河南等地防汛抗旱工作
· 成都力推老旧农业机械大规模设备更新
· “8号公路”旁村民的文艺新生活
· 土特产“出山” “金疙瘩”进城
· 以“梅”为媒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高标准农田助力抗旱保丰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日前,走进河南省上蔡县无量寺乡吴宋湖农场高标准农田的田间地头,种粮大户孙国强的2000多亩玉米刚播种完毕,14台绞盘式喷灌机正架设在地头准备进行浇水作业。

  “现在浇水特别方便,喷灌浇水均匀。农场还成立了服务队,像井、电有问题的随时会维修。”孙国强说,绞盘式喷灌机的喷头呈扇面喷洒,设置好程序后就不用一直在地里守着了,一台机器一天可以浇地20亩,而用水管浇地需要一直守着,一台机器一天最多浇5亩地。如今,孙国强的2000多亩玉米已经灌溉完毕,地里的玉米也已经出苗。

  与此同时,在西平县老王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大型平移式喷灌机、卷盘式喷灌机、指针式喷灌机、喷管带等各式灌溉设施齐上阵,炎炎夏日里,喷洒出的水珠滋润着嫩绿的幼苗。

  西平县人和乡种粮大户丁军华今年流转了6800亩土地。近期持续高温干旱成了他的烦心事,他把家里20多台卷盘式喷灌机全部上阵,昼夜不停运转,及时给玉米浇水造墒。

  “喷灌机直接在手机上就可以操作,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流量大小、行走速度、喷头高度和角度等。用大型拖拉机牵引着喷灌机往地里一放,就不用操心了,6800亩地七八天就能浇完一遍。”丁军华说,“原来浇地得自己安水泵、扯管子、雇人工,现在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政府把井打好,配备有水泵,再加上先进的喷灌设备,浇地省力又省钱。”

  近年来,西平县累计投入12.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90万亩。目前西平县高标准农田内推行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灌溉模式,地表水灌溉比例达85%。同时,采用喷灌、管灌、微灌、滴灌等先进灌溉方式,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7提高至0.85,亩均节水71.7立方米,节水率达30%以上。

  而在开封市祥符区陈留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玉米已经全部长出幼苗,一条条黑色滴灌带排列整齐,仿佛纵横在土地上的“毛细血管”。“节水灌溉起到了抗旱保苗的大作用。”正在田间查看旱情的祥符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董海英说,“以前人工浇水,不是浇多就是浇少。如今,农民打开滴灌设施开关不用费劲儿管,就能把水准确地滴到庄稼根上,省时省力省钱,效果好,农作物产量还高。”

  在祥符区各乡镇田间地头,管灌、喷灌、滴灌等各种节水灌溉方式比比皆是,一汩汩清流经不同灌溉设备,一路流进农田,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农田变良田,灌溉更方便。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河南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585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6%。得益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昔日的望天田变成了现在旱能浇、涝能排的丰收田,进而为河南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