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专题 日期:20240618
“冷”出鲜品 “链”出价值 山东:补链强链 构建高效长效服务体系 山西:加强体系建设 打造服务集群 湖南:强化资金保障 创新建设模式 甘肃天水:全域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建设高质量发展 山东栖霞:全“链”发力 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湖北来凤:冷库建设为藤茶产业插上“翅膀” 广西百色田阳区:冷链赋能 芒果之乡焕发新机 陕西眉县:猕猴桃“双减双升”背后的“三个三”秘诀
  007版: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冷”出鲜品 “链”出价值
· 山东:补链强链 构建高效长效服务体系
· 山西:加强体系建设 打造服务集群
· 湖南:强化资金保障 创新建设模式
· 甘肃天水:全域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建设高质量发展
· 山东栖霞:全“链”发力 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 湖北来凤:冷库建设为藤茶产业插上“翅膀”
· 广西百色田阳区:冷链赋能 芒果之乡焕发新机
· 陕西眉县:猕猴桃“双减双升”背后的“三个三”秘诀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湖北来凤:冷库建设为藤茶产业插上“翅膀”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侯雅洁

  在武陵山深处的湖北来凤县,藤茶是富民兴村的希望所在。然而,储存难题曾一度成为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来凤县大力发展冷链物流,为藤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为解决资金难题,来凤县全力争取各项支持,最大程度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一方面,用好用足政府专项债券、中央衔接资金及各类专项资金,保障项目实施。另一方面,采取政企合作、资金共投的方式,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商贸企业参与冷链物流体系建设。

  资金有了,冷库如何建?为避免冷库建设“分散处置、不成体系”的问题,来凤县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冷链物流网络。

  在县城,建强“一个龙头”。锚定“武陵山区重要支点”定位,发挥国企平台作用,投资1亿元建设冷库4座、低温加工车间2400平方米、保鲜设施9600平方米。同时,将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其中智慧冷链物流设施达3.5万立方米。

  在乡镇,建好“八个枢纽”。按照“县级统筹、乡镇运营、村级入股”的思路,成立8个乡镇强村公司,按照“公司化实施、共享化运营”的模式,整合资源建成8个乡镇冷链物流枢纽容积达1.27万立方米。

  在乡村,建足“多个支点”。重点聚焦“产业强村”,采取资金补贴方式,鼓励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冷链保鲜设施。2023年,投入资金1100万元在8个村新建冷冻库、通风库21座。目前,全县已有76个村具备冷链保鲜能力,“产业强村”实现全覆盖。

  如今,随着冷链物流项目不断建设,当地特色产业不断增效。目前,来凤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59.4万亩,其中藤茶8.63万亩、油茶10万亩。随着冷链物流项目的投入使用,全县已增加农产品储存容量4.27万立方米,农产品产后损耗率平均下降11%,供应时间平均延长30天,预计每年可增加收益4亿元。

  农产品销售渠道也不断升级。在线下,来凤县打造了武陵山区首个智慧冷链物流园和重要批零集散地——西商农商城,建成64个冷库,农产品年销售额达5亿元,带动就业超2000人;在线上,成立来凤电商联盟,2023年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15.84亿元。

  此外,为更好地联农助农,来凤县还创新“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大山猫生态农业公司与革勒车镇堰塘村等5个村近百户农户签订蔬菜种植协议,自建冷链保鲜设施800立方米,定期收购农户蔬菜,合作农户年保底收入超8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