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种植业 日期:20240617
编者按 多种防控技术助力蔬菜品质提升 加强韭菜安全生产管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绿色防控技术护航豇豆质量安全 防治番茄潜叶蛾 拎稳“菜篮子” 越夏蔬菜病虫多 绿色防控要到位 全国农技中心部署粮油作物大面积提单产病虫害防控工作 水稻“两增一调”技术促高产 图片新闻 当前黄淮海抗旱保夏播技术意见
  007版:种植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编者按
· 多种防控技术助力蔬菜品质提升
· 加强韭菜安全生产管理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 绿色防控技术护航豇豆质量安全
· 防治番茄潜叶蛾 拎稳“菜篮子”
· 越夏蔬菜病虫多 绿色防控要到位
· 全国农技中心部署粮油作物大面积提单产病虫害防控工作
· 水稻“两增一调”技术促高产
· 图片新闻
· 当前黄淮海抗旱保夏播技术意见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贵州贵定县

水稻“两增一调”技术促高产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常力强

  近年来,针对广大农户传统种植水稻栽插密度低,钾肥施用量不足,氮肥作为基肥施用过多等问题,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通过成功试验,将“两增一调”高产高效技术作为提升水稻单产的重要措施,持续加大力度进行示范推广。

  “两增一调”即在水稻栽培中综合采用增密、增钾、调氮技术。其中增密即通过合理增加秧苗密度,进而增加基本苗,促进稻田有效穗数增加。增钾即通过增加基肥和穗肥钾肥施用量,进而促进水稻壮秆、分蘖和大穗形成,提高结实率和充实度。调氮即通过调整氮肥施用量、施用时间,将部分氮肥调至穗肥施用,进而减少氮肥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分蘖,促进大穗形成,防止早衰,从而促进水稻单产增加。

  “原来我们这里农民种水稻每亩插秧基本在七八千穴,这几年我们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县域水稻每亩穴数在11000~13000为宜,亩穴数低于10000或高于13000时,产量都会出现下降。”夏种时节,正在田间指导种植的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丁天明说,在增密的同时,水稻种植增加钾肥用量,并分次施用氮肥,使氮肥基蘖肥和穗粒肥的比例达到6∶4或5∶5。“通过两增一调综合技术,全县水稻平均亩产从原来的400~500公斤左右提升到550~600公斤。”

  在县农技推广站的推动下,去年沿山镇星溪村村民敖光明在水稻种植中采用了新技术,“在投入没什么变化的情况下每亩实现增产两三百斤,今年村里用这种方法种水稻的人家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种植大户刘辰飞流转了1500亩土地,从2022年起采用“两增一调”技术,将每亩秧苗从6000株提高到12000株,同时配合增钾、调氮措施,实现平均亩产从四五百公斤增加到650公斤以上,“相当于每亩增加效益四五百元。”

  据了解,今年“两增一调”水稻种植技术在全县推广面积达6万亩左右。另外,贵定县今年还聚焦7个主要粮油作物,在全县推广十几项重点农业技术,适用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其中玉米主要推广根部集雨栽培和“一增五改”高产栽培技术,油菜主要推广“两改三适两抗”和“旱地分带套作”技术。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