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科技创新 日期:20240611
编者按 科学储粮 再造“无形良田” “植物疫苗”为水稻增产保驾护航 我国科学家发布血橙高质量基因组 种上“中麦578” 省心又赚钱 科学施肥帮助农户增收提效 食品制造重点专项成果走进湖南
  007版:科技创新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编者按
· 科学储粮 再造“无形良田”
· “植物疫苗”为水稻增产保驾护航
· 我国科学家发布血橙高质量基因组
· 种上“中麦578” 省心又赚钱
· 科学施肥帮助农户增收提效
· 食品制造重点专项成果走进湖南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科学家发布血橙高质量基因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邓俐

  近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所柑橘创新团队(以下简称“柑橘创新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数据》上发表学术论文《重要甜橙品种——血橙高质量染色体级别基因组》,首次在国际上公开发布血橙高质量基因组。“基因检测完整性达到98.2%,在基因组研究领域被评价为一组高质量基因组。”论文牵头人、柑橘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洪林告诉记者。

  血橙属于甜橙类品种,酸甜适度、风味浓郁,富含的花青素能为人体带来多种益处,深受消费者青睐。重庆市特色水果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果树科科长孔文斌介绍,国内血橙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区,种植总面积超过100万亩,其中重庆有40余万亩,居全市柑橘产业第二,涉及果农10万户左右。

  据了解,目前国内种植的血橙多为由意大利“塔罗科”血橙变异而来的“塔罗科”新系,这个品种推广已有10余年。为改良品种,近年来,柑橘创新团队一直在潜心开展血橙新品种选育,他们在重庆血橙主产区开展了一轮又一轮“海选”,试图找到优异的育种资源。2019年,他们在育种资源中偶然发现了一株自然变异株,其花青素含量更高,血色更深,糖度也更高。

  利用该变异株,柑橘创新团队在江津、开州、万州的试验基地对12亩共500多棵血橙树进行了嫁接,随后逐年记录果实产量、甜度、花青素含量,以及果树的抗病性能等100余项数据。经过连续4年的试验观察,柑橘创新团队发现其性状稳定、特色鲜明,目前正在申请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和品种登记,暂命名为“内秀”。

  “它的优异性状十分突出。”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曾明教授表示,“经检测,这个由变异株产生的血橙新品系,果实甜度为14.7,花青素含量为每升52.34毫克,都比目前主推品种‘塔罗科’新系要高,产量则与之相当。”

  洪林说,新品系血橙的优异性状是自然变异而来,团队想搞清楚究竟是什么基因在起作用,而国际上尚未有公开发布的高质量血橙基因组,于是柑橘创新团队采用三代基因测序技术,着手“内秀”血橙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他介绍:“这次血橙基因测序深度达到65X,共预测到30395个基因。65X的深度可以很好地覆盖基因组的完整信息,这意味着我们检测到的基因完整度、精确度更高。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