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富民乡村产业 日期:20240605
智慧帮扶铺就山村成长路 产业选得好 增收路子宽 金银花开“金银”来 旧果园改出新希望 特色产业向全链条延伸 图片新闻 多肉产业富农家
  007版:富民乡村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智慧帮扶铺就山村成长路
· 产业选得好 增收路子宽
· 金银花开“金银”来
· 旧果园改出新希望
· 特色产业向全链条延伸
· 图片新闻
· 多肉产业富农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特色产业向全链条延伸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一朵朵蘑菇、一颗颗柿子、一碗碗即开即食的香浓羊肉……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越来越多的“土特产”从乡野田间走向了城市“大餐桌”。

  近年来,东胜区立足本土乡村产业实际,加快推动乡村产业延链、强链、融链有机结合,以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园为阵地,不断提高地方农牧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群化水平,让农副产品科技含量越来越浓。其中,这一朵来自巴音敖包村的小蘑菇就是最好的代表。

  走进位于泊尔江海子镇巴音敖包村的东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正在将搅拌好的材料灌入一个个乳白色的塑料袋内,随着机器的转动,食用菌培养袋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

  据该公司负责人刘炜介绍,在制作菌包过程中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3项实用新型专利(一种食用菌发酵料生产设备、一种食用菌发酵床、一种食用菌生产设备),此外,公司还采用工厂化标准统一生产,严格把控生产工序,让小蘑菇的品质跃上了新的台阶。

  “我们不仅将初级农产品融入了科技含量,而且还提升了产品价值,通过市场导向、品牌引领,将东胜打造成为食品加工业聚集地。”刘炜告诉记者。

  “打开外包装,按照流程提示有序进行,三分钟后一碗香喷喷的炖羊肉大餐便做好了。”内蒙古雁留香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屈生亮介绍,通过烹制羊肉全链条生产,让“一碗好羊肉只需三分钟”这句口号成为现实。

  同时,当地围绕城市消费和市场需求,打造出了泊尔江海子镇温室大棚项目、泊尔江海子村肉牛养殖场、折家梁村“黑大肚”系列产品、蒙纯乳业、正原餐具消毒中心等全链条农特产品企业。今年初,当地农牧业龙头企业增加至82家。

  接下来,东胜区还将继续坚定不移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特色种植,提升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加快推进农业智慧谷、健康食品产业示范园、中草药种植加工基地等项目建设。

  做活乡村产业振兴“大文章”,光靠壮大产业队伍、强化产业科技含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新的眼光和新的布局。

  清爽夏夜,习习微风吹过,三三两两的游客漫步在元禾生态研学教育基地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远处不时传来研学孩童嬉戏声,令人心旷神怡。

  元禾生态研学教育基地是东胜区一处集体验式农场与研学教育深度融合的生态农业场所。项目位于东胜区罕台镇灶火壕村,占地面积318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项目计划总投资1700万元。

  在过去的一年中,该基地累计接待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和各类团建活动近3万人次,人气十分火爆。今年,灶火壕村将与元禾基地积极开展“村企联建”,预计可接待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和各类团建活动近9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

  据了解,东胜区围绕灶火壕生态乡村旅游区、九城宫旅游度假区休闲农业旅游等乡村特色文旅项目,培育出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一批乡村产业新业态,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城市人流量不断引入乡村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在让城市游客尽享闲适田野风味的同时,为地方村集体增收。下一步,该区将继续丰富休闲旅游、采摘观光、特色餐饮等乡村业态。因地制宜种植瓜果蔬菜、中草药、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积极推动灶火壕生态乡村旅游区、欣保丰现代种养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让产业兴带动乡民富,让繁荣的景象从城市延伸到乡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