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朋友们: 农业文化遗产专刊今天与大家见面了!
2005年6月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为“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我国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出重要批示:“关注此唯一入选世界农业遗产项目,勿使其失传”,彰显了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态文明思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丰富内涵,本报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农学会农业文化遗产分会推出“农业文化遗产”专刊,每月刊发2期。创办这一专刊,旨在提升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增强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发掘农业文化遗产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创新活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千万年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了形式多样、人地和谐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些中华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完善的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具有系统性、活态性、动态性等多重特征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科技等多元价值,至今为我们提供着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启迪,穿越时空,闪烁着不竭的智慧之光。
中国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倡议的最早响应者、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和成功实践者。迄今为止,已有22项传统农业系统被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国家级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的国家,农业农村部已发布7批18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以及遗产地居民,共同投身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之中,进行了不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将从各个方面展现农业文化遗产的魅力与活力,将通过设置“政策解码”“保护典范”“专家视点”“农遗故事”“创新实践”“农遗知识”等栏目,力求打造一个专业权威、影响广泛的交流平台和科普阵地。期待广大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研究者、管理者、实践者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共同关注参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自觉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深耕农业文化遗产领域,讲好农业文化遗产故事,为发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人类共同的、弥足珍贵的农业文化遗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