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0605
担负起强农兴农的大任 吉林推动6大工程打造千里沃野 海南“土壤三普”外业调查采样全部完成 山东德城区:厉兵秣马迎“三夏” 图片新闻 确保面积和产量双稳定 江苏沛县:集体经济创实效 “强村富民”新答卷 图片新闻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担负起强农兴农的大任
· 吉林推动6大工程打造千里沃野
· 海南“土壤三普”外业调查采样全部完成
· 山东德城区:厉兵秣马迎“三夏”
· 图片新闻
· 确保面积和产量双稳定
· 江苏沛县:集体经济创实效 “强村富民”新答卷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确保面积和产量双稳定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福鼎探索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蔡茂楷 见习记者 陈章群

  位于闽东的福建省福鼎市山多地少,近年来,该市引进千亿元宁德时代锂电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百亿元特色主导产业“福鼎白茶”,在工业经济腾飞,城镇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给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带来了双重压力。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福鼎市从责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扶持、单产提升、科技服务、资源开发等方面着手,不断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了粮播面积和粮食产量双稳定。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完成19.77万亩、总产量6.51万吨。

  

  化零为整,掌牢粮食生产主动权

  春耕时节,磻溪镇后坪村田间地头机声隆隆,呈现一派繁忙景象。“我们村位置偏,年轻劳动力外出多、耕种成本高,不少农田成了荒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传宁介绍,自开展撂荒地“化零为整”以来,村里累计流转土地560亩,引进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115万元,在带动附近农户增收的同时,村集体也年增收两万元。

  种好脚下地,才能端稳手中碗。福鼎市扛好“党政同责、终身追责”的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立了常态化议粮、研究粮食安全的工作机制,研究出台《促进粮食生产健康发展十条措施》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建立领导包片指导、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和挂村帮扶部门分片跟踪、镇村落实推进制度,跟踪督促重点乡镇、51个重点区域抓好生产。

  盘活“撂荒地”,耕出“丰收田”。为健全耕地保护机制,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福鼎市对撂荒地整治、“非粮化”还粮、购机补助等要素环节提供支持。组建福鼎农垦发展集团,坚决遏制耕地撂荒,严守耕地红线。开展“我在宁德有亩田”认领活动,认领面积达4015亩。

  2023年以来,福鼎市累计投入各级资金4250万元,其中本级财政资金862万元,完成撂荒地及非粮化整治38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万亩,增加粮播面积4000余亩。充分挖掘乡镇补充耕地后备资源,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严禁非粮化,2023年全面完成1260亩补充耕地任务。

  

  一鱼多吃,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

  “对当年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面积达30亩及以上,经审批改造的幼龄茶园套种大豆,茶果园、中药材园地套种粮食作物等实际种粮面积达30亩以上规模的种粮主体,在享受耕地地力种粮大户每亩500元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每亩200元补助。”为切实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福鼎市严格落实国家耕地地力保护、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水稻种植保险、“粮七条”及“粮十条”等惠农政策,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补贴力度。

  据统计,通过落实“粮食收购价+两补一奖”政策,2023年,福鼎粮食收购数量6081吨,其中早稻3376吨,晚稻2704吨,及时兑付订单售粮款1597万元,奖补资金292万元。

  田地面积有限,如何“一鱼多吃”?福鼎市不断健全单产提升机制,创新模式促示范引领。因地制宜推广粮食种植模式,在单季稻产区探索“稻-油”二熟制栽培模式,利用冬闲田发展油菜种植,2023年经试验田测产验收,亩产油菜籽156公斤,亩产值1092元。

  同时,福鼎市开展粮食生产百亩示范片建设,每个示范片给予4万元奖励。成功打造水稻、甘薯、玉米、大豆“五新”技术示范片26个3403亩,产量增产5%以上。在店下、太姥山等沿海双季稻产区推广种植“早稻-晚稻-蚕豆”粮经复合一年三季轮作模式1.5万亩,实现亩均产值1万余元。

  

  多元供给,促粮食稳产农业增效

  在“养羊大镇”福鼎市嵛山农田里,村民汪敬财驾驶着农机来回翻耕土地。“玉米收获后的秸秆可制成青贮饲料用来养羊。”汪敬财说,“当‘羊倌’,当‘农夫’,现在还要当好‘茶农’,跟着政策走,我们在茶阳村又流转100多亩地,用羊粪施肥,打造绿色生态茶园。”

  健全资源开发机制,保障多元化食物供给。福鼎市发展“玉米种植+山羊养殖+羊粪肥茶”绿色种养生态循环模式,建立玉米种植基地12个,稳产后可带动玉米种植3826亩;推进“福海粮仓”建设,实施水产种苗培育创新、智慧渔业等“六大工程”,做大做强百亿元海洋渔业主导产业,2023年渔业产量24.45万吨;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支持“福鼎四季柚”“福鼎槟榔芋”生产,实施红菇、竹笋、蜂蜜等林下经济建设项目10多个,发展面积12万亩,总产值超7亿元,参与农户达13850户。

  种地不易,科技助力,福鼎市不断健全科技服务机制,促粮食稳产农业增效。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银发专家顾问团、乡村振兴指导员、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等作用,开展稻田综合种养、机械化轻简栽培、粮经高效模式推广等10项课题研究,解决粮食生产困难问题100余个,推广展示粮食新品种25个。截至目前,完成水稻工厂化育秧2850亩,水稻机耕作业面积8.58万亩,2023年水稻综合械化率达83.5%。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