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三农论坛 日期:20240601
小苹果 大产业 强带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做好人才“引用留” 激发青年干事动力
  005版:三农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小苹果 大产业 强带动
·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 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 做好人才“引用留” 激发青年干事动力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6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王宇琪

  产业振兴处于龙头地位,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兴旺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村自身发展能力,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才能具备,并继而推动教育、文化、生态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引擎,不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具有丰富的资源禀赋,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市场前景广阔。同时也应该看到,乡村产业的发展仍面临诸多短板,比如产业链较短、同质化严重、产品附加值不高、科技支撑不够、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缺乏配套的金融服务等,这些因素都阻碍了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业现代化转型。

  农业产业振兴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建立健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各类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和保障体系,大力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引导农户开展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形成集约化和规模化布局。要减少无机化肥和农药过量使用,不断普及和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农业产业振兴需要聚焦当地资源禀赋优势,挖掘特色产业。发展和壮大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各级地方政府应关注本地资源优势,以品牌铸魂,量身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品牌,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应首先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并加大对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培育龙头和标杆企业,形成示范和引领作用。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当地特色农业企业的监管力度,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以一流的农产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构建农产品品质支撑体系,通过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农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农业产业振兴需要促进农文旅网深度融合。当下,依托互联网,做好文化旅游与乡村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整合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结合农业物联网因地制宜培育以城郊游、生态采摘、农耕体验等为一体的文旅新业态,着力构建全域旅游空间结构,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经济互融互促、协同发展。

  农业产业振兴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发展农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完善涉农全产业链。坚持以当地资源禀赋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绿色、优质和特色精品农产品体系,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打造集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挥电商平台、自媒体的作用,提高特色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和收益。

  农业产业振兴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加强农业科研人才,尤其是高精特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坚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依靠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和体制机制转变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断发挥人才对农业产业的引领作用;也要吸引高学历、具备高技能的青年人才和返乡能人回乡创业;通过产学研融合,稳步推进各类农业科研项目实施,加快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发展高效现代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构建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坚持发展农田配套水利和节水设施、防灾抗灾、农业机械装备中的新质生产力,不断降低农业产业成本。

  农业产业振兴需要通过金融创新,破解融资难题。融资难是困扰农村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期问题,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和扩张。需要创新金融服务,通过政府担保、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模式,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乡村企业的融资需求。政府在乡村振兴中起到指导和推动的作用,但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可以通过建立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最优合作机制,引入优质民营资本投资农业科技创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物质条件,还能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通过优化公私合营模式,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和资本,破解融资难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