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40530
土壤外业调查与采样圆满完成 夏日田园美如画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旱改水土地整治 宁夏: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标准高 产出高 效益高 普惠金融优服务 深耕产业旺乡村 加强队伍建设 培育基层治理先锋队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土壤外业调查与采样圆满完成
· 夏日田园美如画
· 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旱改水土地整治
· 宁夏:高质量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 标准高 产出高 效益高
· 普惠金融优服务 深耕产业旺乡村
· 加强队伍建设 培育基层治理先锋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5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标准高 产出高 效益高

——黑龙江鸡西高标准农田建设纪实
武国玲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

  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银河村的一块新增耕地高标准农田播种现场,农户正在大型机械的协助下,进行大田玉米播种,现场一派繁忙景象。银河村的18亩荒废地按照高标准农田改造标准,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成,正在进行玉米播种,预计秋收后,将给银河村和老百姓带来4~5万元的收益,让村里的老百姓真正能获得摸得着、看得见的实惠。

  鸡西市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域内有耕地面积1500多万亩,2023年全市粮食产量121亿斤。近年来,该市聚焦全域推进,重点突破,走出了一条综合发力、规模推进、高效集约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之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66.9万亩(含改造提升)。预计到2024年底,全市可建成高标准农田480.85万亩。

  

  政策引领高位推进——标准高

  耕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必须不断加大耕地保护建设力度,做到“藏粮于地”,一个重要的抓手就是建好高标准农田。

  2023年,鸡西市成立由市、县两级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高标准农田国债项目实施,进一步增强农田防灾减灾能力,夯实国家粮食根基。

  “我们县坚持规划起点和建设标准双高,抓布局、抢工期、强管护、促融合,在巩固之前建成的44.29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谋划项目、大力对上争取,成功申报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5万亩,单县任务量位居全省第一。”鸡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田海军介绍。

  2024年,鸡东县对上争取国债11.05亿元,建设45万亩高标准农田,其中新建30万亩,改建15万亩,在资金投入和建设规模上均位居全省前列,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能有效推动鸡东县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提升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提高粮食产量。

  今年,鸡西市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持续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增发国债项目推进工作专班,下设4个工作组,全力加快项目推进。全市共争取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5万亩,总投资26亿元,项目总量在全省12个地市位列第3位。为最大程度把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市农业农村局提前组织各县(市)区摸底统计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项目申报精准度。截至目前,全市实施的105万亩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设计招标、勘察设计、项目评审、项目批复、项目招标等程序,全面开工。

  

  “小池子”变“大格田”——产出高

  在城子河区永丰乡,种植户陆福才正在稻田地里忙碌。

  “我今年种了2550亩水田地,按照土地整改,把‘小池子’改成‘大池子’,原有的160多个池子改完后,现在变成了90多个池子,在增地增产又增收的同时,极大提高了工时、管理效率。”陆福才说。

  过去,永丰乡水田田块大小不一,稻田小池改大池之前,池埂占地较大,田块零碎不整齐,不适合大型机械设备作业,还浪费土地。改造后,可增加4%~6%的耕地面积,同时能提高整地、泡田、打浆、插秧、田间管理、飞机航化作业、机械化收割等全程作业质量和效率,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

  从2020年秋天开始,鸡西市率先在全省实施了水田池改工作。干、支、斗、农、毛各级渠系节水灌溉与排水系统、机耕道、防护林等建设和田间扩池改造工程相结合、相配套,做到田、渠、路、道同规划、同设计、同施工、同配套。

  在格田改造过程中,鸡西市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整理、先易后难、先局部后区域延伸拓展,由点及面,逐步形成灌区流域条田化、方块化。采取测绘、界定、施工、评估同步进行,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翻地、清淤平整等作业齐头并进,实行旱整水相结合,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宜改尽改。将空间碎片化、布局无序化、利用低效化的耕地有效集中整合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参与格田改造、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鸡西市累计完成格田化改造面积110万亩、释放有效耕地面积3.4万亩,带动农民节资增收3.1亿元,实现亩均节资增收约150~200元。

  

  农田增产增收——效益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注重信息化建设、机械化水平、规模经营模式等方面,有利于实现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实现农田生产的精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雷说。

  虎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位于虎头镇半站村,核心区面积2000亩,辐射区面积达到10000亩,园区负责人鲁海州兴奋地说:“园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本增收,提高了大型农机具的作业效能,化肥用量也节约了很多,增加了有效种植面积10亩以上,每亩增收达80元左右。”截至目前,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累计达到335.36万亩,减少农药使用量18.6吨,减少化肥使用量1050吨,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772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全覆盖。

  鸡西市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大力推广水稻测深施肥高速插秧机、无人机飞防、增施有机肥等新型农业装备和先进技术,有效改善土壤、提升地力。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入驻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的生产经营主体达到161家。全市“两品一标”总量达到242个。获授权使用省级“黑土优品”区域品牌企业达30家、49个产品。

  好产品也带来了高效益。“我们合作社原来的3000亩水田通过格田化改造,土地种植面积增加了112余亩。”密山市盈收现代农机合作社运营负责人李延珂说。更让李延珂高兴的是合作社种植的鸭稻效益大幅增加。李延珂估算了一下,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新增加的稻田每亩可增收4000余元,合作社可增加效益40余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