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522
“4422”模式助力冬小麦绿色高产 今年将新改扩建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50个 大力发展乡村清洁能源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羊肚菌产业 编者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海岸卫士”红树林复绿新生 抢救植物中的“大熊猫”东乡野生稻 保护比“金豆子”更珍贵的野生大豆
  006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4422”模式助力冬小麦绿色高产
· 今年将新改扩建秸秆产业化利用项目50个
· 大力发展乡村清洁能源产业
· 因地制宜发展羊肚菌产业
· 编者按
·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 “海岸卫士”红树林复绿新生
· 抢救植物中的“大熊猫”东乡野生稻
· 保护比“金豆子”更珍贵的野生大豆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5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保护比“金豆子”更珍贵的野生大豆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野生大豆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的发现是一次偶然。2022年9月的一个寻常午后,石马镇解放村74岁的农民刘志成,在路边发现一丛结满豆角的野生黄豆植株,他感到很惊奇:“这丛野黄豆竟然结了这么多豆角!”

  过了一段时间,他在报刊上阅读到关于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生物种质资源采集的报道,一下子回想起那丛硕果累累的黄豆,于是他通过信件主动联系了绵阳市种子管理站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野生黄豆是我们国家十分重要的种质资源,它同样关系着中国人吃饭的大问题。”刘志成在信中写道。收到信件的专家马上与刘志成取得联系,刘志成带领大家在石马镇陆陆续续找到多处野生豆生长点,他还将曾经捡拾到的种子赠予专家。经专家确认,这些豆子正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大豆。

  野生大豆,学名野大豆,又名小落豆、小落豆秧、落豆秧、山黄豆、乌豆和野毛豆等,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野生大豆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导致野生群体急剧减少,严重威胁到这一物种的繁衍和进化。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刘晓冬介绍,自2002年起,我国在国家级和省级农业环保及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49个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国家库收集保存野生大豆资源9926份,各省级农业科学院收集保存2万余份,收集保存数量世界第一。

  “野生大豆被视为比‘金豆子’还要珍贵的资源!”刘晓冬说,野生大豆与普通大豆同宗共祖,无种间隔离,经过万年的自然磨砺和进化,野生大豆的“野性”更加显著。其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单株荚数多,被认为是大豆品种改良的“天然基因库”。

  去年秋收时节,在吉林省敦化市杨木日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分红大会上,村民个个脸上笑出了花儿,社长任延国激动地说:“我们种植的小粒黄豆品种叫‘吉育109’,相比之前种植的品种,产量提高了10%以上。今年收成特别好,豆子价格也高,全村人均收入提高了不少!”“吉育109”正是采用野生大豆基因选育出的小粒特用大豆新品种,品质好、芽率高,适合豆芽、纳豆等大豆食品加工。目前,该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2250公斤,已在周边推广4万多亩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