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虾谷集团小龙虾交易中心。 宋建明 摄
进入5月,到了小龙虾消费旺季,也是全国小龙虾产区竞相拓展市场、打造品牌的冲刺时段。今年小龙虾价格如何?各地又会使出哪些高招破圈造市?记者对多地市场进行了调研。
日前,江西省永修县携小龙虾北上,在北京簋街举行专场品鉴活动,吸引不少食客竞相打卡品尝。除了品鉴会,2024第七届小龙虾产业大会暨第三届江西永修龙虾节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也相继在京举行。借由这些活动,永修县正努力将小龙虾产品从省内推向全国。
近年来,全国小龙虾产量逐年攀升,从2016年的85万吨增加到2022年289万吨,已经超过鲫鱼和鲤鱼,成为我国第四大淡水养殖品种。
随着小龙虾餐饮市场的火爆,小龙虾养殖产区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湖北、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长江流域省份养殖面积迅速扩张。2016年湖北小龙虾产量占到全国六成,到了2022年,这一占比变为四成,可见小龙虾养殖面积在全国扩张之快。
现在,小龙虾养殖范围也不再局限于长江流域,出现“南下北上”的趋势,向南扩展到福建、广西,向北延伸到东北、新疆等地。全国涌现了很多小龙虾养殖大县(市、区),较早有为人熟知的江苏盱眙、湖北潜江,近些年逐渐崛起的有江西永修、湖南南县等。
在众多小龙虾养殖产区中,为了破圈造市,各地可谓费尽心机。湖北潜江、江苏盱眙等地早早唱响了“小龙虾之乡”的口号。后起之秀的江西永修则结合自身区域特点,确定了生态“清水虾”的定位。全县建成了适宜稻虾种养的农田近30万亩,推动虾稻田内杀虫剂、除草剂、化肥等农用物资减量使用,全面实现清水灌田生态绿色种养模式,获得了“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称号。
节庆展会活动也给各大主产区打造小龙虾品牌提供了平台。一些地区已经将小龙虾节庆活动打造成产业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如江苏盱眙国际龙虾节、邵伯湖旅游龙虾节连续举办22届,湖北(潜江)龙虾节连续举办13届,安徽的合肥龙虾节连续举办21届。
“去年,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小龙虾产业大会暨首届湖南南县小龙虾节上,我们设置了141个企业展位,吸引了近万人观展,签订了4.56亿元的供采合作协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秘书长王雪光介绍,从2017年开始,协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小龙虾产业发展大会,并结合地方特色举办龙虾节,对指导小龙虾产业发展、当地区域品牌打造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如何应对小龙虾价格波动风险,也成为各产区面临的挑战。今年3月以来,小龙虾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小龙虾身价暴跌”等话题屡屡冲上网络热搜。根据小龙虾交易平台“中国虾谷360”的报价,5月10日4种规格小龙虾的价格分别是小青9元/斤,中青14元/斤,大青24元/斤,炮头58元/斤,而去年同期价格分别是小青13元/斤,中青15元/斤,大青23元/斤,炮头55元/斤。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不难看出,小规格的虾价格下跌明显,而且跌幅较大,中规格虾相对稳定,大规格虾价格越来越贵。”江西虾谷集团总经理周鑫认为,受近期南方持续阴雨天气因素影响,今年小龙虾长势不如往年,中小规格虾供应量大,而大虾供应偏少,所以价格两极分化明显。
无论价格走向如何,大规格虾的价格更高且更稳定。因此,各产区也在从重产量向重质量转变,以提高养殖效益。江苏盱眙近年来通过繁养分离技术和自动化养殖设施设备,正在逐步提高大规格小龙虾的养殖产量。
小龙虾价格波动的原因,还在于相对集中上市,季节性供需矛盾突出。近期,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将发布今年的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指导小龙虾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业内专家认为,发展小龙虾加工业,通过建设冷链仓储设施,能够吸纳周期性过剩产能,缓解集中上市压力。
目前,国内小龙虾各主要主产区都在提高本地加工能力,加快应用小龙虾加工新设备、新工艺,推动小龙虾加工业向机械化、自动化转型,拓展小龙虾产业链,满足国内消费者对小龙虾产品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