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515
编者按 我国农业碳排放实现总量和强度双降 图片新闻 山东阳信:“清洁取暖”走进农民家 河北安平:农业废弃物按下绿色处理“加速键” 2024年农业绿色低碳全国协作网学术交流会举办 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见成效 废旧地膜回收不再愁 推动更多力量保护七里海湿地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编者按
· 我国农业碳排放实现总量和强度双降
· 图片新闻
· 山东阳信:“清洁取暖”走进农民家
· 河北安平:农业废弃物按下绿色处理“加速键”
· 2024年农业绿色低碳全国协作网学术交流会举办
· 水稻秸秆与厨余沼渣协同处置见成效
· 废旧地膜回收不再愁
· 推动更多力量保护七里海湿地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5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阳信:“清洁取暖”走进农民家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趁

  

  

  山东阳信:“清洁取暖”走进农民家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的利民生物质能技术有限公司正在生产生物质颗粒。 傅志鹏 摄

  初夏,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成千上万亩梨树度过了盛花期,一颗颗果子正肆意生长,等待成熟。作为中国鸭梨之乡、全国畜牧百强县,阳信县的废弃木材、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等生物质原料充足,具备得天独厚的发展生物质能源的资源优势。

  近年来,阳信县通过实施“生物质清洁取暖建设项目”,推进秸秆能源化利用,蹚出了一条低碳环保、生态循环、集约惠民的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处理新路子。阳信县以农作物秸秆、杂木等绿色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秸秆中的木质素充当黏合剂,将松散的原料挤压成颗粒状、块状和棒状等成型燃料,为村民提供生活取暖所需用能。

  阳信县是山东省首批生物质能源推广示范县、山东省生物质能源推广应用试点县,也是全国仅有的三个北方农村清洁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之一。截至2022年底,全县已完成生物质清洁取暖改造10.96万户。不过,阳信县前期的基础却较为薄弱,2018年前还是全省唯一未实现集中供暖的地区。

  “若不及时处理大量的农林、畜牧业废弃物,将会造成土壤养分失衡、河流水质污染等问题。”阳信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鑫说。

  “生物质清洁取暖中使用的生物质燃料就是由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加工制成的。”孙鑫说,收集来的废弃物被集中到生物质燃料处理企业,制成颗粒燃料后供村民取暖使用。生物质清洁取暖使农林、畜牧业废弃物“变废为宝”,不仅大大降低了当地农林、畜牧业废弃物无处安置的压力,也显著提升了当地的环境质量。

  目前,阳信县围绕运作方式、发展模式等方面,结合改造主体实际,创新实施“生物质燃料+专用炉具”分散式取暖、“生物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和“秸秆畜-生物天然气-肥”三种生物质能利用模式,打造生物质清洁取暖、电代煤和气代煤等多能互补的清洁取暖路径。

  “自从2020年9月份装上了生物质水暖炉,家里就变得更暖和干净了。以往家里取暖都是安装炭炉子,炉子装在哪,哪才能暖和,烧炭炉子还不干净,家里的白墙都被熏黑了。”阳信县河流镇史家围子村村民赵会英说,换上生物质水暖炉后,省去了频繁填煤倒炉灰的麻烦,每间屋子都可以取暖了,室内温度能达到20摄氏度以上,四季如春。

  “生物质水暖炉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取暖的同时还能做饭。”史家围子村村民史希会边说边演示,“你看,这里有五个档位,档位在二档时,能够满足室内供暖,开三档时就能同时做饭,可方便了。”

  “清洁取暖”走进农民家,也步入了企业和园区。万华禾香板、中广核生物天然气、光大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生态循环项目相继签约落地。中广核阳信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岳国行介绍,公司依托阳信县生物质资源产业化的布局,投资5亿元建设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年可有效利用秸秆5.84万吨、牛粪20.63万吨,年生产生物天然气291.3万方,有机肥4.95万吨,年产沼液20.85万吨,年减排温室气体约1.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环境效益显著。

  河流镇张古风村村民黄玉芝算了笔账,生物质水暖炉功能多样,其气化速度快、燃烧效率高,安装这种生物质水暖炉和使用秸秆等制成的燃料还能享受政府补贴,老百姓只需花1000块钱运行费,就能暖暖和和地度过整个冬天。在当前补贴政策下,阳信县每户农民每年所需要支付的生物质清洁取暖费用,相比较于煤改气、煤改电平均降幅可达到52%、51%,分别可节省2140元、2080元。

  “我们将继续紧抓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工作,力争到2026年,将阳信县打造成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为各地农村能源提供‘齐鲁样板、阳信方案’。”阳信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张荣亮期待着。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