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40514
转型有“良方” 药材变“药财” 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我国形成秸秆多元利用新格局 图片新闻 贵州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户均收入近23万元是如何实现的? 乡镇体育馆成政府专用,根子是群众观念淡薄 图片新闻 导读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转型有“良方” 药材变“药财”
· 农业农村部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
· 我国形成秸秆多元利用新格局
· 图片新闻
· 贵州将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
· 户均收入近23万元是如何实现的?
· 乡镇体育馆成政府专用,根子是群众观念淡薄
· 图片新闻
· 导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5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户均收入近23万元是如何实现的?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全方位保障烟农增收纪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蒋欣然

  “这几年,种地是很好的活计。”这是日前在山东省潍坊市召开的烟农增收座谈会上,昌乐县营丘镇王俊村农民吕磊发出的由衷感慨,“每年六七十亩黄烟、六七十亩粮食,倒着茬种,年收入二三十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吕磊的收入情况,在山东种烟农民群体中已是普遍现象。2023年,山东种植烤烟32.07万亩,收购均价31.27元/公斤,烟农种烟总收入17.4亿元,户均收入达22.82万元。

  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顾厚武介绍:“近年来,山东烟草聚焦烟叶高质量发展与烟草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持续加强高标准烟田建设,推进烟叶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绿色化生产,促进烟叶与粮食、油料、中草药等作物融合发展,为促进种烟地区乡村振兴作出了‘烟草贡献’。”

  

  用“成方连片高标准”夯实烟农增收根基

  在沂水县富官庄镇解家洼村,已种烟40多年的王桂勋谈及种烟感受,特别感谢烟草系统高标准推进的烟基工程:“大口井、蓄水池、机耕路、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全部通到地头,烟田防灾能力强,农事操作方便,这是种烟增收的基础。”

  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山东烟草系统累计投入资金近2.56亿元,建设烟田水利、密集烤房、烟用机械等项目1.1万多个。

  高标准是基础,成方连片是关键。山东在种烟地区加强与地方政府和村集体的合作,搭建土地流转平台,推广村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帮助种烟农民规模化流转土地,积极发展新烟农、壮大中间户、培育新主体,2023年全省烟农7656户,户均种烟面积41.8亩,其中30—100亩种植户占比达86%。

  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一手抓种烟收入,一手抓轮作烟田收入,通过科学轮作、一年两熟,充分挖掘轮作烟田的增收潜力。2023年,山东开展烟粮轮作27万亩,烟油菜轮作1.7万亩,烟牧草循环农业2266亩,并在4521亩烟田周边种植大豆等油料作物,累计建立17个烟区产业综合体,综合体内烟叶与多元产业总收入近2.5亿元。

  

  用“绿色生态特色明”持续提升烟叶质量

  站在村口眺望,沂水县富官庄镇泉头村烟农王启科脑海中仍是去年秋收时“烟叶连天”的丰收胜景:“烟棵适中、叶片均匀、油分十足,多少年没见过这么好的烟叶了。镇上的烟站给咱测算,上等烟比例能达到70%多,烟叶价格比往年又有提高。”

  相同的丰收笑脸,在安丘市辉渠镇董家寨村也能看到。“今年一是风调雨顺,是长烟叶的好年景,再就是咱在烟草公司绿色生态技术补贴资金的帮助下,用上了水肥一体化、定制配方肥、物理和生物天敌防治害虫等先进技术,省水、省肥、省药不说,烟叶品质还有明显提升。”村党支部书记李学武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2023年,山东烟田整齐度高,“中棵烟”长势长相明显,烟叶成熟度好,质量和可用性进一步提升,是众多工业企业对烟叶品质的评价。在这背后,是山东烟草系统为落实“烟叶质量特色提升年”行动,进而推行的一揽子举措。

  据山东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杨忠武介绍,山东主要实施了以控品种、控肥料、控农药、控纯度为主要内容的“四控”政策措施:优化品种布局,基因定向改良和“揭榜挂帅”品种推广比例66.8%;出台肥料包、农药包投入政策,做实做细配方施肥、科学施药;推广烟田滴灌、微喷灌27.7万亩,占总面积的86.3%,促进烟株早发快长、健康发育;完善全过程、立体化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和托管服务推广模式,推进与大农业联防联控,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推广生物质燃烧机烤房9713座、电能加热烤房642座,清洁能源烘烤比例达到49.2%……

  

  用“从种到卖都有底”构建全程服务体系

  在部队待了8年、上班干了5年的“90后”烟农王德利,听说这几年种烟“从种到卖都有底”“收入不比打工差”,于2023年来到安丘市官庄镇马二村小试牛刀,效果不错:种烟70亩,纯收入十七八万元。

  零基础的年轻农民,也能种烟增收?面对记者的疑问,安丘市官庄镇烟站站长刘伟表示:“一是咱烟站有技术员包靠,每两天去一趟烟田,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二是有社会化服务组织助力,在关键农时提供专业托管服务。”

  2023年,山东“80后”“90后”烟农占比已达19.2%,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年轻烟农之所以能敢种烟、种好烟,得益于山东烟草系统构建的全程服务体系。

  ——建设土地、劳动力、资金“三个平台”,解烟农之忧。集中流转土地39.5万亩,2023年种烟22.2万亩;汇集劳动力信息1.56万人,其中烘烤师1315人、机械手936人、专业化分级工5921人;帮助717户烟农办理贷款7776万元。

  ——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广全程专业化服务。成立山东烟草农机农艺融合创新联盟,移栽、采收、拔秆等机械进一步完善,2023年烟田平均机械化作业率达81%。引入10家农业服务公司,开展全程托管服务,主要作业环节平均专业化服务面积比例达88%。

  ——用好标准化智能化手段,让烟农售烟不再难。山东向烟农践行“售烟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全面推行“人脸+身份证”双重识别、“一刷三拍”收购管控等举措,既提高收购效率和规范化水平,又实现全流程质量管控和全链条追溯。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