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天空下,青山如画,奔腾、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沿着干净整洁的村路走进甘肃省天祝县西大滩镇上泉村,眼前尽是淳朴温馨的乡村美景。
“县里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垃圾清理了,水沟不臭了,苍蝇不见了。”上泉村村民郜祁山喜滋滋地向记者诉说近年来村里的变化。
改变的不只是上泉村。近年来,天祝县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成功经验,将村庄清洁行动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推动辖区内178个行政村全覆盖创建清洁村庄。同时,天祝县积极进行村庄规划,创建示范村,连点成线,凝聚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不久前,天祝县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
“村口路上有堆积的落叶。”“垃圾要分类放到村口的垃圾桶中。”“水面飘进了个垃圾袋。”自从当上村里的网格员,天堂镇雪龙村村民吴建寿每天都要巡检自己的“网格区”,发现路面清扫不及时、垃圾分类不正确等就及时处理。“如果发现垃圾堆放、污水处理不当等村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拍照上传到县里集中管理平台,很快就有专人负责处理。”吴建寿一边打开手机App演示一边介绍。
作为1768名网格员的一员,吴建寿也见证了村里环境的变化。“刚开始问题很多,现在村民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我上传的问题越来越少。”吴建寿说。为了推动村庄环境由“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天祝县构建“村为网、组为线、户为格、重点区域为点”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把19个乡镇按村民小组划分为776个网格,让网格员能及时掌握村庄环境卫生状况。
“村里的好环境离不开村民参与。”西大滩镇上泉村村党支部书记卓玉财认为村庄清洁有村民一份功劳。“我们村把农村环境卫生、乡村管理等纳入村规民约,大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不少。”卓玉财介绍,上泉村按照“县级统筹抓、乡镇一线干、村组点上治、群众门前包、保洁员片区管”的机制,将村里划分成若干个“分担区”,并明确“分担区”内的卫生职责。“村民分到的‘分担区’基本就是房前屋后的基本卫生,公共区域则由保洁员负责,现在基本可以实现日扫日清。”卓玉财说。
为紧盯人居环境难点堵点,进一步加大村庄清洁行动力度,天祝县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时调整充实农村公益性岗位,保洁队伍保持在3000名以上、村均达16人;投入各类奖补资金1527万元,综合乡镇大小、地域分布实际实施差异化补助,村均累计投入8万余元,先后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5个、中转站10个,规范收集点1797个。
村庄清洁行动开展以来,天祝县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归整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4.86万处;累计处理积存垃圾1.63万吨,拆除残垣断壁、废弃厂房棚圈8800余处;创建示范庭院2.3万户,整治点位1822处,城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0.6%、35.3%。累计争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48个、和美乡村7个,市县级“美丽庭院”示范村89个、示范户890户,让人居环境既增“颜值”又提“气质”,清洁行动可感可及,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