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教育培训 日期:20240510
耕耘湖湘大地 体现青年担当 举办“三娘”技艺振兴培训班成果展 专家下村科技“上新” 新农人种地更称心 编者按 扎根到土里 田间学本领 为热带水果提质护航
  006版:教育培训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耕耘湖湘大地 体现青年担当
· 举办“三娘”技艺振兴培训班成果展
· 专家下村科技“上新” 新农人种地更称心
· 编者按
· 扎根到土里
· 田间学本领 为热带水果提质护航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5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扎根到土里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助力农业发展纪实
王静 周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赵艺璇

  

  

  扎根到土里

  

  山东临邑玉米科技小院的试验田里,学生们正在取样。

  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坐落在山东省昌乐县乔官镇唐家店子村的山东昌乐西红柿科技小院,看起来和普通农房没有什么不同。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国子怡已经在这里驻扎了近一年,和同学们一起潜心开展“灵芝菇-番茄”菌菜轮作种植模式研究。寒耕暑耘、风吹日晒,他的皮肤变得黢黑,脸上多了几分成熟。

  像这样的科技小院,山东农业大学已申请建设227个,涉及13个研究生培养学院,覆盖山东省16个地市,其中25个获批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和国子怡一样,常年吃、住、学在小院的研究生,在山东农业大学还有700多名,他们在校内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便长期驻扎在农业生产一线,在导师带领下重点研究解决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在各自专业的科技小院治学问、解难题、助振兴。

  

  扎根土地做学问

  科技小院的科研条件能否达到学校专业实验室的标准?没有导师随时指导,学生的研究能做到什么程度?学生在科技小院里能实现多大价值?来到科技小院之前,这些问题久久萦绕在国子怡心中。

  但抵达这里后,这些顾虑很快就被打消了。“导师和公司共同组建了科研实验室,新添置了一批植物生理分子生物学设备、环境监测设备、田间信息采集相关仪器设备和产品检测设备,实验室科研条件和田间试验条件远超预期。”国子怡高兴地说。

  他的导师是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史庆华,2015年就带领博士团队来到当地,和潍坊自然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开展合作,决心要种出“最好吃的西红柿”。他们用了几年的时间做前端研发,在育种、栽培和植物保护三方面共同发力。2018年,经过反复试验,团队第一个自主研发的品种——“黄金籽”西红柿诞生。

  好品种需要配套好的栽培技术,才能实现高品质番茄生产。史庆华带领学生们围绕如何实现“黄金籽”西红柿高品质绿色生产这一问题,重点开展了有机营养土及营养液栽培、不同生育周期施肥策略、“有机栽培+限根栽培+亏缺灌溉+数字化自动控制”的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菌菜轮作、生物熏蒸等根际生态优化技术以及绿色化控诱抗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在“良种+良法”配套的基础上,真正种出了“好吃的西红柿”,品出了“小时候的味道”。该品种籽粒饱满、酸甜可口,咬下去一口爆浆,目前已实现量产,很受市场欢迎。

  在科技小院的实践中,国子怡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努力让西红柿走上智慧农业的发展道路。“小院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和农业生产一线,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既能了解产业需求和生产技术,又丰富了理论知识体系,开阔科研思维,真正实现了田间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的紧密结合。”对于科技小院学生的培育,史庆华思路清晰,目标坚定。

  

  深入农家解难题

  2023年,在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支持下,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玉米栽培专家张吉旺教授牵头建设了山东临邑玉米科技小院。2023年6月,其被中国农技协批复设立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是山东省第一批、德州首家科技小院。

  在首席专家张吉旺教授带领下,小院学生与合作社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科技培训和服务,在乡间田野中解答一个个难题。

  针对临邑县玉米种植密度低、氮肥用量大、氮肥利用率低以及环境风险大等问题,师生把服务特色定位于开展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创新与应用,为该地水肥和秸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临邑县富民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魏德东是当地有名的种粮大户,流转承包着3000多亩土地,有会员500多户。他的高产攻关田全部使用张吉旺推广指导的玉米生产“一增四改一晚”技术体系。在成套栽培技术指导下,魏德东连续多年摘得山东省“粮王”桂冠。

  “这既是实操,也是学习;既是‘墩’苗,也是贡献。”张吉旺告诉记者,学生一方面在地里进行大田试验,另一方面和农民打交道,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去年有个大爷找到我们,反映说地里虫害太多,玉米长得不壮实,想问一下具体什么原因,怎么解决。我们抓紧实地排查,发现是玉米螟迅猛增长,需要尽快进行干预。”科技小院2022级农艺与种业专业硕士研究生赵潇玥说,发现问题后,他们及时联系了学校的植保专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防治,保证了当年的产量和效益。夏玉米受玉米螟影响,一般会减产20%-30%。

  经过这次事件,农民对师生们的信任度更高了,小院也真正扎根到这片土壤,扎根到了农民心里。小院虽小,却联结了人心,发挥了大作用,解决了大问题。

  

  融入产业助振兴

  山东莒县家禽科技小院由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李显耀教授团队依托山东纪华家禽育种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主要服务莒县地方家禽特别是琅琊鸡、莒州黑鸡资源的挖掘、保护与利用,以及优质种苗的生产及示范推广。

  目前,动物科技学院宋笑云、王艳琳、张雪等5名研究生长期在小院驻扎。他们围绕优质鸡保种、新品种研发等专业要求,积极搭建专家科研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产品优势、效益优势,提升竞争力,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小院建设以来,围绕琅琊鸡的性能测定、杂交利用、新种质创制开展了一系列研发工作。”李显耀介绍,目前团队已育成国审新品种1个,申报发明专利7项,已授权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7篇,先后承担国家级、省市级项目20多项。

  团队自主培育的“东禽1号”麻鸡配套系具有父母代高产节粮、商品代优质早熟等优点,自2013年起开始中试推广,受到市场高度认可。至今累计推广父母代种鸡超过1050万套,为15亿只优质商品鸡提供了种源,累计为社会节省13万吨粮食,并增加上千人的就业机会,在行业内产生重要影响。

  山东农业大学研工委书记刘承磊介绍,为保障科技小院建设管理有规可依,学校印发了《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建设与管理办法》《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小院运行管理细则》等多个文件。下一步学校将围绕全省16地市特色产业,打造示范型科技小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科技小院“项目制”招生改革,提高首席导师建好科技小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一周年了,一年来,山东农大积极发挥农业学科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小院建设,鼓励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学校将继续探索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助力学校一流农业大学建设,努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冷畅俭对于科技小院的建设和发展信心满满。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