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5版:版名:三农论坛 日期:20240330
把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探索积分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立足供销社定位 打造为农服务高质量平台 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征稿启事
  005版:三农论坛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把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
· 探索积分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 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立足供销社定位 打造为农服务高质量平台
· 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 征稿启事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3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发挥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张成刚

  近期,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四川蒙顶山合作社发展培训学院联合发布《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策略和路径研究》(以下简称《报告》),主要聚焦乡村女性能人,包括女性返乡创业者、农业合作社或集体经济女性带头人、女性致富带头人、村干部,以及从事电商、文旅等领域的优秀女性就业者等,分析中国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现状、关键领域及面临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方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凝聚乡村百姓、引领共同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女性声音和力量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得到更多关注。

  《报告》显示,乡村女性能人涌现具备外在条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女性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受到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和机会增多,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行动主体。此外,城乡互动融合增强,农村劳动力出现一定比例的返乡回流,青年返乡创业案例增多,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等都为乡村女性提供了新的就业和创业机遇。女性能人涌现也离不开女性的内生动力和家庭支持。研究发现,乡村女性能人大部分具有扎根乡土、奉献乡邻的精神,本次访谈的乡村理事长中,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怀有将乡村振兴视为自身奋斗使命的责任感,有三分之一的女性理事长、女性创业者是从城市回归乡村的。女性创业者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背景中,会受到早期家庭教育和家人创业榜样力量的推动,父母对女性独立意识、管理能力、资金运用能力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当前家庭对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认可和对家庭照料任务的分担,也为女性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报告》显示,参与调研的女性月平均收入为7618元,其中女性创业者平均月收入8231元,六成女性认为自己承担着“家庭主心骨”的角色。乡村女性合作社理事长、女性创业者、优秀的女性就业者普遍认识到自身在家庭中的经济作用,并逐渐拥有话语权。乡村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积极性较高,超过90%的女性赞成“有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或劳动对女性很重要”。除劳动参与外,女性在基层治理和社会贡献方面的作用也在增强,乡村治理、社会工作和经济活动中已有越来越多女性崭露头角。在乡村社区建设方面,女性在村庄治理中刚柔兼济的领导风格使其在村庄治理中能够赢得广泛的尊重和支持。同时,女性干部担任的职位以妇联成员、调解委员会成员和团委成员为主,在其他领域中的任职较少,女性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范围仍有待拓展。

  尽管女性能人不断涌现,但总体上人数较少。调研中发现,一个乡往往女性合作社理事长就一两个人,甚至有些乡镇没有女性合作社理事长。这反映了依然有许多因素制约女性成长。内部制约方面,一些乡村的传统观念仍然限制女性谋求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半数受访女性认为性别歧视以及家庭照顾任务是就业的最大阻碍,33.82%的女性在乡村创业和农业经营时面临社会对妇女创业持有偏见。乡村女性的教育水平仍然较低,而当前农村对应职业培训资源不足且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相关需求。外部制约方面,传统观念压力限制了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空间,资金不足、技术支持不够以及公共服务不到位等直接影响女性发展。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很多地区推动女性参与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在目前的实践中,不同产业的性别友好程度不同,例如旅游、民宿、电商等产业中,女性人才队伍的成长性、女性价值提升空间等都更大。而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业态的乘法效应,让农民集生产者、技术员、服务员、销售员等综合身份于一体,给了女性发挥价值的空间。依托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女性职业化程度提升展现出较大的潜力。随着乡村产业从农业向现代服务业升级,女性所蕴含的优势可以更好得到发挥。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