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2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40325
浙江:加速乡村与人才“双向奔赴” 第三届乡村振兴品牌节发布会举行 重庆:“五个+”工程推动齐鲁好品畅销巴渝 湖北优质稻米公用品牌“江汉大米”发布 新疆和硕县: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 山东临朐县:棚内“椿”意浓 特色产业兴 图片新闻 青海印发饲草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 农机合作社追着种粮大户跑 广西开展春修农田水利设施活动
  00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浙江:加速乡村与人才“双向奔赴”
· 第三届乡村振兴品牌节发布会举行
· 重庆:“五个+”工程推动齐鲁好品畅销巴渝
· 湖北优质稻米公用品牌“江汉大米”发布
· 新疆和硕县: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检查
· 山东临朐县:棚内“椿”意浓 特色产业兴
· 图片新闻
· 青海印发饲草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
· 农机合作社追着种粮大户跑
· 广西开展春修农田水利设施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3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临朐县:棚内“椿”意浓 特色产业兴

王乐恬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近日,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寺头镇尹子峪村村民王兆亮的香椿大棚里,看到的香椿树与常见的不同,都是矮树,并且是一条条细杆,使得鲜嫩的香椿芽儿抬手即可摘到。“咱采用了密植技术,从元旦进入采摘季,一直能摘到清明前后。等露天的香椿大量上市时,这些香椿树就粉碎了留在地里当肥料。到10月份再种上新香椿苗,等下一轮收获。”王兆亮说。

  得益于自然资源禀赋,尹子峪村的环境非常适合香椿芽生长,种植出的香椿芽香气浓郁、营养丰富。但在过去,由于传统露天种植方式的季节性太强,销售周期短,无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也让农民逐渐失去了种植香椿芽的信心。

  如何破解难题?在县农业农村局、科协等单位的指导下,寺头镇成立香椿协会,牵头寻找答案:一是探索推广设施化栽培,选出红香椿等适宜品种,拉长销售期;二是拉长产业链条,发展香椿酱菜、香椿茶、香椿油等系列加工;三是借力电商,建起全县首家临朐特产电商体验馆,消化了全镇40%的红香椿;四是创新“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带动村集体和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组合拳”妙招频出,“土特产”闪亮出圈。王兆亮说:“1亩大棚可采摘四五茬,总产量大概在八九千斤,元旦之前就有周边的客户过来预订,村里的合作社也都有代收点。今年咱种的香椿供不应求,价格也特别好,每斤销售均价达20元以上,今年预计每亩毛收入能达近2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