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40305
编者按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粪肥还田种出品质好米 让小麦“吃”上营养套餐 大网小网相结合 粪肥利用走新路 天津计划5年建设100个市级生态田园 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落户沧州 北京新培育11家国家级、76家市级生态农场 废旧农膜“重生”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编者按
·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取得积极进展
· 粪肥还田种出品质好米
· 让小麦“吃”上营养套餐
· 大网小网相结合 粪肥利用走新路
· 天津计划5年建设100个市级生态田园
· 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落户沧州
· 北京新培育11家国家级、76家市级生态农场
· 废旧农膜“重生”实现生态增收双赢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03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落户沧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2月29日,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在河北沧州举行揭牌仪式。基地的成立将推动技术集成和产业化示范,进一步汇聚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沧州盐碱地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出盐碱地特色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和科技合作交流高地。

  据介绍,沧州市地处冀中平原东部、渤海之滨,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盐碱地耕地面积408.58万亩,占河北省盐碱地总面积比例超过70%,在综合治理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耐盐碱良种引育、种养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发展盐碱地特色产业,涌现出了“旱碱麦”“黄骅苜蓿”“南齐茴香”“碱地梨”等多个特色农业品牌,盐碱地农产品全产业链条产值达到135亿元,让昔日“十年九不收”的盐碱地渐成沃野良田。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建设,有助于将沧州打造成区域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高地,促进沧州市盐碱地特色产业综合效益大幅提升,为沧州市农业及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介绍,创新基地要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构建高质量区域创新体系,为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更多经验和样板,要聚焦旱碱麦等特色产业的全产业链,开展联合攻关和集成创新,实现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全面提升,为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力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