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将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而一所建在县城的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作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我院立足地处山东潍坊青州市实际,近年来在‘走出去’‘融进去’‘深下去’等方向持续发力,瞄准地方产业发展瓶颈,充分融合产业链条,有效激发出职教新活力,服务乡村振兴见实见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吕尧良说。
因事而化“走出去”——
破解瓶颈难题
青州银瓜是当地的一特色富民产业,近年来遭遇技术升级难、品牌营销难等发展瓶颈。
对此,潍坊工程职业学院走出校园、对症下药:组建博士专业服务队,开发银瓜爬蔓吊植技术,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制定地方标准《青州银瓜栽培技术规程》,帮助农民实现“产量倍增”;依托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组建青年电商服务队,不仅助力青州银瓜破圈突围,还拓宽了青州柿饼、安丘大姜、临朐樱桃等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
“人才和技术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而这也是职业院校的优势所在。”吕尧良说,“学院鼓励大批党员师生响应‘人才下乡、科技下沉、全员参与’号召,下沉到田间地头和乡村车间,面向农民、农民工等进行技术培训,开展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走出去,将技术带到乡村一线。该院创新培养培训模式,通过田间课堂、定向培养、专项培训等方式,培训对象涵盖乡镇工作人员、小微企业家、企业电商负责人、妇女代表、花农等群体。同时,走出去开展精准对口帮扶,在贵州省施秉县设立电商人才实训孵化基地,打造“陌上黔香米”“金丝皇菊”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走出去,将教育办到乡村一线。该院牵头成立“潍坊乡村电商学院”,建成集“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电商运营+人才输出”于一体的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目前已在临朐、安丘、滨海等地设立4个分院。校政合作共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教育示范基地,组建教师培训团队,培养技能过硬的“乡村建造师”“工程指导师”等。
因时而进“融进去”——
激活优势资源
“近年来,立足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我院先后组建11个博士科研工作团队,参与完成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你看这个山楂干红酒酿造技术,获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建成省内首条山楂干红生产线,带动就业2000余人。你再看这个国家级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中心,进行环境、食品、农产品等检测项目5万余项。”站在学院的科研成果展示区前,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院长王忠山自豪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职业院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能力的切入点。近年来,潍坊产业迭代升级步伐加快,学院因时而进、顺势而为,坚持产业所需、学校所能,将专业布局、科研服务、校企合作融入其中。
——专业布局“融进去”。宏观布局涉农专业集群,构建“两融双线四维”专业集群建设模式,即新工科与新农科融合,服务农业企业、扶持农户并行,学校政府农企农户协同参与,打造“农业+花卉蔬菜”“农业+食品药品”“农业+智慧制造”等专业集群。
——科研服务“融进去”。今年,潍坊加快布局19条新产业赛道,学院瞄准其中的优质种业、预制菜等产业发展实际,以应用技术研究为重点,提供人才支撑、技术开发和成果转让等,为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再添引擎。
——校企合作“融进去”。与雷沃重工等共建智慧农业产业学院等,完善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与潍柴集团举办的“匠造专班”,为制造业发展培养关键技术人才;改造升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等。
因势而新“深下去”——
厚植内生动力
自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农林科技学院副院长韩立国被派来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振兴大潮就在临朐县寺头镇玉兔埠村涌动着,让村党支部书记谭音富颇多感慨:“这个第一书记不一般,不仅带来了180多万元的项目,还能带来村里最缺的人才,有搞党建的,有搞技术的,有搞设计的,有搞电商的……在他们的帮助下,俺村村民年收入也从2020年的1.9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35万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要外部驱动,更要嵌入内生发展动力。学院统筹谋划,全力筑牢新阶段服务兴村振兴的‘根’‘魂’‘基’,让乡村主体、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内生要素在循序渐进中实现激活。”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金明说。
党建共建深下去,铸牢乡村振兴之“根”。该院推动校内党支部与乡镇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构建“校地联建、人才支撑”的组织体系。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乡村宣讲政策,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民群策群力,开展双报到、结对帮扶、联学联建等。
文化共筑深下去,培植乡村振兴之“魂”。挖掘乡村红色资源和传统文化资源,建成“非遗空间”“鲁班工坊”等,引进国家级非遗项目30余个,开展文化活动数百场。2021年成立山东首家非遗产业学院,获批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人才共育深下去,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创新“校—企—社”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基地实训+企业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及“地方政府、涉农部门、学院、乡镇”四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实现校地结合、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