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每年屠宰16万余头猪的屠宰企业,每年需用多少水,要交多少水费呢?四川省成都市检察机关通过大数据建模分析,该企业理论用水量应为每年8.2万吨左右,然而根据自来水公司提供的抄表数据,这家企业全年实际缴费用水量仅0.84万吨。数据碰撞后,理论值和实际值相差甚远。经过检察机关的深入调查,该企业私自打井取用地下水的违法事实被查证。据介绍,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在屠宰等领域打造“违法抽取地下水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模型”。大数据类案监督模型从去年开始启动,依托该模型,成都市检察机关就屠宰行业违规取水办理检察公益诉讼案件13件,立案后经督促立即整改7家,针对未整改的制发诉前检察建议6件,推动案涉企业全部整改并补缴水资源税共计19.3万元。
去年底,“违法抽取地下水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模型”显示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黄土镇某村的屠宰企业存在盗用地下水的可能。该企业2021年累计用水量为0.84万吨,同期屠宰量为165635头。结合行业用水定额综合分析,该企业理论用水量在8.2万吨至9.9万吨之间,用水缺口在7.4万吨以上。2022年,该企业屠宰量为141569头,需用水7万吨到8.4万吨之间,与其自来水缴费水量0.74万吨相比较,用水缺口在6.3万吨以上。模型将该企业列为“盗用地下水风险企业”。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将这家屠宰企业涉嫌违法用水线索交予龙泉驿区人民检察院进行处理。据该案承办人、龙泉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钟锐介绍,接到线索后,他们第一时间通知该企业负责人到检察院说明情况。企业负责人最初不承认违规取水,坚持“在生产中只用自来水”的说法,但无法解释实际用水量和理论值之间的差距。
根据行业用水定额,屠宰一头猪用水量为0.6吨,先进值为0.5吨。该企业负责人称生产线设有蓄水池,在整猪清洗阶段,几头生猪只用一池水。在清洗内膛阶段,用喷淋的方式进行,用水量少。该企业屠宰一头猪用水量约为0.25吨。“即使以涉案企业提供的用水量进行计算,这家屠宰企业违规用水量也超过3万吨。”钟锐表示。在检察机关的工作下,企业负责人承认打井取用地下水的事实,表示愿意补缴相应费用。
为了进一步查清事实,钟锐和检察官助理到涉案企业所在地进行现场勘查,发现在该企业的厂房深处,有一口直径1米的水井,一条用于取水的塑料管伸入井中。经调查,检察机关查明,涉案企业在2020年末因生产线尚未开通自来水管网而擅自打井取用地下水。2021年初,该企业生产线接通自来水管网之后,企业不仅使用自来水进行生产,同时在没有取得地下水取水资格的情况下继续抽取地下水。最终导致自来水缴费用水量与实际生产用水量之间存在差距。
龙泉驿区人民检察院向区水务局和区税务局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两部门依法履职。两部门很快回复了对该企业的处理意见。最终,该企业补缴水资源税8万余元,取水井也被填平。
这是成都市人民检察院通过大数据建模推进违法抽取地下水专项监督行动中的一个案件。在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的数据中心,记者见到了“违法抽取地下水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模型”的平台。该数据中心立有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显示了众多高耗水行业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屠宰企业为例,平台汇集了200余家注册屠宰业务的企业数据,包括公共基础数据、行业特定数据等内容。公共基础数据内容为工商登记的情况、是否有地下水取水资格、全面用水用电的情况等。行业特定数据包括是否有生猪定点屠宰证、是否有动物防疫合格证等。同时,点击相关栏目,可以看到这些企业的“画像”。
“我们前期通过农业农村部门、住建部门、水务部门、自来水公司等获取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行业用水标准、自来水抄表用水量、许可取水量等多源数据,将企业实际取用水量与自来水水表显示用水量或地下水取用许可量进行对比,分析差值后,批量推送企业违法抽取地下水线索,精准锁定企业违法行为及违法抽取地下水数量,有效解决地下水资源破坏和水资源应缴未缴违法行为发现难、取证难、整改难等问题。”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该大数据模型在今年共推送企业涉嫌违法抽取地下水线索82条。成都市检察机关由此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62份,已减少违法抽取地下水29.5万吨。
此外,该大数据模型于今年5月在四川全省推广运用,主要运用于屠宰、商砼两个领域的违法抽取地下水公益诉讼类案监督。截至今年10月中旬,全省各级检察机关运用模型筛查省内高耗水企业数据30823条,推送屠宰、商砼企业违法抽取地下水线索295条,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46件,向水务、税务等行政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34件,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件,督促水务部门责令159家企业停止违法取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