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富民乡村产业 日期:20231216
食品产业新赛道上,萍乡凭何“超车”? 云州黄花开出“致富花” 王哥庄大馒头:从手上技艺到舌尖产业 黑龙江青冈县 产业帮扶助农增收 江苏沛县安国镇 瓜菜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精准助农让百香果园甜如“蜜” 金融助力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金融整村授信带动百姓致富 送服务下乡 解农民融资难题
  007版:富民乡村产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食品产业新赛道上,萍乡凭何“超车”?
· 云州黄花开出“致富花”
· 王哥庄大馒头:从手上技艺到舌尖产业
· 黑龙江青冈县 产业帮扶助农增收
· 江苏沛县安国镇 瓜菜产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 精准助农让百香果园甜如“蜜”
· 金融助力香蕉产业稳健发展
· 金融整村授信带动百姓致富
· 送服务下乡 解农民融资难题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食品产业新赛道上,萍乡凭何“超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

  

  

  食品产业新赛道上,萍乡凭何“超车”?

  

  图为胜龙肉牛养殖场。 资料图

  一杯奶与一片富硒土壤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大富乳业地处全国首批30处天然富硒土壤之一的“芦溪县银河镇——宣风镇天然富硒地块”,生产出的富硒鲜奶,填补了江西省富硒牛奶的空白。一杯“大富奶”带动“富民富企”,公司年产值1.4亿元,助农年增收1000万元。

  一只鸭与一方水土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莲花麻鸭栖息在“七分半山一分半田,一分水面和庄园”的莲花县,一道以麻鸭为主要原材料的“莲花血鸭”刺激了许多人的味蕾,这道正在跃升成十大赣菜之首的名菜,如今已发展成年综合产值达3.5亿元的大产业。

  一颗豆与一个产业能诞生什么样的奇迹?

  总部位于萍乡经开区的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源食品”)深耕豆类休闲食品领域,以一颗“甘源豆”成为全国豆类休闲食品行业的领导者,发展成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3年甘源食品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35.6%。

  在硒锌同富的江西萍乡,早上喝杯“大富奶”,中午吃点“莲花鸭”,晚上来点“甘源豆”……一个小城一天饮食丰盛的背后,是食品产业的强势崛起。

  近年来,一批食品产业集群在多地崛起,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支劲旅。今年江西集全省之力培育食品产业链的大赛道中,作为江西“四小市”之一,萍乡立足资源禀赋,依托区域发展,找准自身定位,实行错位发展,在全省大打“富硒牌”的产业战役中闯关突围、弯道超车,培育“富硒富锌”食品产业链,以此打造“富民富市”新赛道,力争实现“双富带双富”目标。

  

  全链服务“链”出企业“好赛手”

  赛马关键在于赛手,打造食品产业发展新赛道同样也是如此,培育出善于创新的好企业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二法宝。

  江西省省长叶建春指出,创新增动能,创业促就业,要着力培育更多主体,精心呵护每一颗干事创业的种子。

  “企业最缺什么、最需什么?我们第一时间倾听和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萍乡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景国成在深入调研后认为,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资金、科研、人才等难题,为企业提供全链服务,才能培育出驰骋赛道的好赛手。

  破解用地紧缺的措施来了。为了让产业和企业有用武之“地”,萍乡市实行“一园多区”集约化发展,全要素配套保障。仅园区建设第一期五个区县就征地5000亩,让企业用地不再犯愁。

  缓解资金短缺的方案来了。萍乡市出台了“农贷通”金融服务试点方案,对在本市范围内注册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和食品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并对企业贷款利息进行50%的贴息补助,由市、县财政各承担一半,单户可贷款1000万-3000万元。如此贴息比例、贷款额度的“农贷通”在江西还是首次。财政贴息100万元,就可以撬动信贷1亿元,大大缓解企业资金问题和融资成本问题,助推企业发展。

  破解科研难题的支持来了。萍乡与南昌大学、萍乡学院等科研院所共同组建湘赣边食品现代产业研究院,组建团队进行攻关,让科技含量不高的传统食品企业,在插上科技的翅膀后越飞越高。

  作为一家走在行业前列的休闲食品上市企业,甘源食品从未止步。“一年畅销4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至少吃到3包甘源牌零食。”在甘源食品外事部经理叶芳看来,零食满屋的今天,一方面,像“青豌豆、蚕豆、瓜子仁”这样的经典产品火爆热销,另一方面,只有创新研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才能抢占市场。

  企业不断“种豆”才能得市场之“豆”。根据市场反馈,青豌豆等产品虽经典,但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因此,甘源食品决定上马年产2万吨的四期扩产项目。急企业之所急,萍乡市经开区立马解决扩产的60.5亩用地。今年春天四期扩产项目开工,预计到今年底明年初,部分产品投产,创造了10个月投产的甘源速度和萍乡奇迹。

  在产能扩充和科研投入下,甘源食品创新出的芥末味夏威夷果,一上市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休闲食品当中的爆款,今年1-9月销售额达1.68亿元。

  创新带动富市,创业促进就业。甘源食品仅在萍乡一个厂区就有1600多名员工,99%是当地人,包吃住、包交通接送,人均月工资3800元,还有五险一金,让当地人特别是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地化发展。甘源食品不仅近6年纳税近10亿元,而且带动萍乡其它企业做大做强,目前萍乡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5家,数量超过江西省其他三个小地市之和。

  

  全链发展“链”出产品“好赛车”

  在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碘、硒、锌”三大微量营养元素中,硒、锌占有两席。萍乡是我国罕见的天然优质硒锌同富地区,富硒土地资源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0.98%,富锌土地资源面积占全市总面积72.78%,因而开发硒锌功能产业基础条件良好。

  萍乡市从“一羽鸡、一只鸭、一头牛”开始,积极开发利用富硒富锌土壤,全链生产富硒富锌绿色有机食品。

  做过电台主播的曾珊将希望播种到农业的沃土里,从外行杀进内行的她成立了江西新农园公司,聚焦打造“宝贝吃的放心蛋”,致力于做中国儿童安全鸡蛋领导品牌。

  什么样的“宝贝蛋”最安全?曾珊在萍乡找到了答案:“富硒富锌鸡蛋!”曾珊和团队将目光瞄准当地特色五黑鸡,通过给鸡在饲料中喂食有机锌、硒的方式,使生产出的鸡蛋富含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锌、硒。经检测,每公斤鸡蛋中有机硒、锌含量分别是普通鸡蛋的5倍至6倍,公司注册的“叶尔宝贝蛋”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食品认证,新农园公司也成为中国富硒禽蛋行业标准的制定企业。

  “宝贝蛋”受到了宝妈们的青睐,鸡蛋卖到了4元一枚,非常抢手,企业年收入达到7000万元。

  一枚蛋远销全国,一只鸭味卷江西。作为莲花血鸭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江西三三实业集团瞄准富硒鸭定位,推行稻鸭共生、有机富硒种养,发展以莲花血鸭为首的食品产业集群。“一半辣椒一半鸭”,“辣味版”莲花血鸭、血鸭辣椒酱两款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是莲花麻鸭和辣椒。鲜红辣椒需要420万公斤,按鲜红辣椒6元/斤计算,两款产品所需辣椒的原料价就高达5040万元;按食材做成菜品的1倍溢价换算,催生的年产值则高达1亿元。

  不仅是这两款产品,为了适应全国消费者的不同口味,三三集团推出了血鸭饺子等30多款相关产品,主料和配料多达近100种。莲华县莲花血鸭综合产值已达3.5亿元,全县以此为契机,拓展原料农产品生产、菜品和休闲食品加工、食品工业旅游全链条,3-5年左右将带动上中下游食品产业链发展,综合年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

  除了富硒鸭,莲花“硒望”的农业大家族中又多了一群“硒牛”。今年8月,莲花县胜龙牛业种植的2000亩篁竹草和养殖的3000头肉牛成功荣获富硒产品认证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证。如此高含量的“富硒牛肉”卖出了高价格,牛脖子后面的雪花牛肉每斤卖到了699元。

  “一头萍乡胜龙牛爬上了广州‘小蛮腰’。”胜龙牛业副总经理李艳介绍,公司将胜龙富硒牛肉的广告登上了广州塔“小蛮腰”,通过“品牌运营+品质牛肉”的加持,胜龙有机富硒牛肉在大湾区打开了市场。

  随着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富硒肉牛的养殖带动了富硒牧草的种植,需要种植三到四万亩篁竹牧草,而种植一亩牧草,农民就可净赚1200元。一牛一草,产值倍增,今年胜龙牛业的产值预计达到近10亿元。

  

  全链共振“链”出产业“好赛绩”

  食品产业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百姓,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民生产业,也是“培育新动能、开辟新赛道”强县富市的重要产业。

  稻种带动“双富”。萍乡是全国制种大市,每年生产的水稻种子占全国供种量近20%,南繁制种面积、产量常年占全国南繁杂交水稻制种总面积、总产量的85%以上。

  萍乡从一粒种子开始,着力推进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到食品产业“种粮加”链条化发展。

  位于莲花县的江西吉内得实业公司主打富硒牌,在北纬27°的黄金产区种植万亩富硒良田,土壤自然含硒,自主培育可复播的老种子进行播种,遵循自然生长,通过有机技术培育肥力,以武功山山脉富硒山泉水灌溉,采用传统农耕收割,人工晾晒,最后稻谷恒温储存,根据订单批量现碾,充氮保鲜。

  对富硒富锌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产品品质的细致把控,让吉内得天然富硒米先后获得中国绿色产品认证等,产品成功打入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消费市场。经过“种粮加”食品产业链条化发展,吉内得研发生产的富硒米、稻米油、手工面、米糖米酥米露等以“米”为主要原材料的系列绿色有机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023年,吉内得公司自建基地和订单基地水稻种植总面积5.1万亩,带动农户5000多户、种粮大户40多家,实现综合收入1.62亿元;帮助200人在家门口就业,务工人员年收入2万元,并在当地招聘固定员工60人,人均年收入4.5万元。

  种业产业、稻米食品带动“富民富市”。萍乡制种行业人员超万人,年制种产值达7亿元,年带动农民增收1.8亿元。制种业也将带动食品业发展壮大。据测算,3至5年内,萍乡“种粮加”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年产值有望突破10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