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种植业 日期:20231213
特色种植促增收 科技特派团“新农人”培训班开班 压实“三个责任” 做实驻村帮扶工作 打造全链条式服务体系支持种业发展 金融“活水”滴灌乡村全产业链 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戈壁滩上建起“果蔬王国” 图片新闻 天津市小站稻产业发展研讨暨全产业链技术培训会召开 山东莒南县:“四法”融合绘就好“丰”景
  006版:种植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特色种植促增收
· 科技特派团“新农人”培训班开班
· 压实“三个责任” 做实驻村帮扶工作
· 打造全链条式服务体系支持种业发展
· 金融“活水”滴灌乡村全产业链
· 小辣椒做成大产业
· 戈壁滩上建起“果蔬王国”
· 图片新闻
· 天津市小站稻产业发展研讨暨全产业链技术培训会召开
· 山东莒南县:“四法”融合绘就好“丰”景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莒南县:“四法”融合绘就好“丰”景

刘艳 宋红汝

  今年秋收时节,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丰收喜讯频传:板泉镇花生高产攻关田单产为865.47公斤/亩,相沟镇千亩薯园“济薯33”亩产达7466.7公斤,大店镇四角岭村“清稻919”亩产达到567.6公斤……一项项被刷新的纪录,得益于莒南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机深度融合,在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上下大功夫,让丰产丰收更具底气。

  

  夯实良田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老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大店镇许家滩井村党支部书记许兵说,经过一系列改造,之前的田垄和一些田间小路被推平,曾经的沟壑、小片田变成了保墒、保土、保肥、便利耕作的大片田,土地利用率提高了5%。

  当下,“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场景在莒南随处可见。2023年,莒南统筹使用资金3.1亿元,建设10.4万亩高标准农田,涉及8个镇街112个村。建设任务完成后,全县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77万亩。

  为使“粮仓”的底座更加坚实,莒南连续3年开展耕地地力保护提升行动,通过增施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技术,改良酸化耕地7.5万亩,辐射带动26万亩,项目区土壤有机质每年提升2.27‰。

  莒南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李静介绍说:“今年,全县大力推广秸秆精细还田,同时按照‘施足底肥,氮肥总量控制,磷、钾肥依据土壤丰缺适量补充、分期调控’的总体要求,科学配方施肥,提高施肥效果。”

  

  引导使用良种

  “这种带冰糖心的白薯叫‘哈密’,一口咬下去,有类似芋头的口感;这种是‘烟薯25号’,软糯香甜,烤着吃还流油……”红薯收获的季节,刘白亮看着一地圆滚滚、胖嘟嘟的红薯,笑得合不拢嘴。

  刘白亮是相沟镇西王祥村的红薯种植大户,他流转了1000亩土地,联合青岛农业大学打造了红薯试种园和红薯高产示范田,试种甘薯品类60余种。“俺就想选出最适合本地土壤、品质好、产量高、适合推广的红薯品种,让乡亲们一起种。”刘白亮说。

  莒南县不仅对红薯品种优中选优,在花生良种的培育与推广上也是不遗余力。莒南常年种植花生40万亩,总产15万吨以上,年花生加工贸易量达15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花生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贸易集散地。莒南县委、县政府不断推动花生品种培优、品质提升、产量提高,先后引进推广花生新品种30余个,承担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试验100余个,全县花生良种率达98%,种植标准化率达85%以上。

  莒南县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工程,不断出台支持政策。“全县下大力气指导农民选好良种,凡是粮食功能区、高产创建片等规模化种植区域,种子优选包衣、药剂拌种全覆盖,提高抗寒、防病虫能力。2023年大力推广‘济麦22’‘花育36’等30多个粮油优良品种,目前全县小麦统一供种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莒南县农技中心主任戴明涛说。

  

  推广高产技术

  7年前秋收时节,袁隆平院士来到四角岭村,见证由他指导培育、在德程农场栽种的超级杂交稻“超优1000”收割并创下山东水稻单产最高纪录。“袁老曾跟我说,要端住饭碗,种水稻既要质,又要量。我许下一个心愿,产量争取每公顷突破18吨。”四角岭村党支部书记耿洪强说。

  7年来,耿洪强努力实现这个愿望。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下,一方面更新换代超级水稻品种,推广覆膜种植,施用富硒肥料,操作无人机打药,产量不断刷新纪录。另一方面,把水稻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推广出去,带着更多父老乡亲增收,创造更大效益。

  良田良种需配良技,解码莒南花生高产的秘诀,也不外乎这些。今年,板泉镇花生高产攻关田里创造了高产纪录,就得益于此。

  这处攻关田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创建的“花生单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负责,占地10亩,应用花生高产优质新品种,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配套全程可控施肥、三防三促群体质量调控等技术,构建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极大地提升了花生生产水平。

  

  升级农机装备

  今年秋冬种时节,在道口镇赫马岭村代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大片农田里,每天都是机声隆隆,高效开展冬小麦耕种作业。“现在种地全指望它们,一台农机能顶十几个人!”赫马岭村党支部书记、代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振伍说。

  如今,在莒南,农业装备安上了“智慧大脑”:装载着定位系统的小麦免耕播种机,每天可完成上百公顷喷药作业的无人植保机,通过5G、北斗卫星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莒南县兴岭果蔬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人告诉笔者,规模化经营土地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农业设备,上千户农民才得以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先进的农业机械还在提单产、增效率、降成本等方面立下汗马功劳。

  莒南积极扶持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使用先进农业机械,大幅提升粮油生产效率和质量。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73.77万千瓦,农机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90.46%。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