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8版:版名:脉动 日期:20231211
我在中国学农业
  008版:脉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我在中国学农业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1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在中国学农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董家琛

  

  

  我在中国学农业

  

  格温(左)正在做记录。

  

  

  我在中国学农业

  

  穆罕默德(左)在中国农科院祁阳红壤站采集长期定位试验样品。

  

  

  我在中国学农业

  

  曹如

  

  

  我在中国学农业

  

  康佳娜

  

  

  我在中国学农业

  

  布伦达正在为小学生讲授英语课。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这些留学生大多怀揣着改变家乡农业现状的理想而来,在中国,他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识和新技术,也拥有了新朋友和美好的回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但格温(Agness Longwe)并不这么觉得。

  农历兔年除夕夜,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一个普通农户家里,几名非洲留学生正与屋主及返乡的亲戚们一起庆祝新年。冒着热气的家常菜一盘一盘被端上餐桌,就着制作手法参差有别的饺子,一口下肚,在寒冷的夜晚暖胃又暖心。一曲《花开种花家》拉开了春晚的序幕,围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仿佛也被电视里欢快的音乐和舞蹈感染,欢声笑语间心扉也逐渐打开。随着零点倒计时结束,新年的钟声响起,窗外的烟火愈发绚烂,久违的鞭炮声渐渐盖过人们的聊天声……

  “真好啊!这个场景我这辈子大概都不会忘记。”格温说。

  格温来自马拉维,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的硕士。初到中国的拘谨、语言不通的惶恐,在饭菜的热气、开怀的欢笑、绽放的花火中烟消云散。“这一刻,我没有想家,因为中国给了我家一般的感觉。”格温如是对我说,并发自内心地笑了。

  年复一年,与格温一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学习农业的留学生与日俱增。致力于研究绵羊和芝麻基因的曹如(Akhatayeva Zhanerke)、哈布塔穆(Habtamu),希望减少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排放的穆罕默德(Muhammad Numan Khan),研究天敌昆虫以对抗杂草的康佳娜,探究氮肥管理策略的布伦达(Brenda),关注葡萄酒等农产品进出口的马克(Malikov Mahammad)……实验室里少不了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田间地头的播种与丰收他们也不会缺席。

  中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而农业情怀没有国界之分。这些留学生大多怀揣着改变家乡农业现状的理想而来,在中国,他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识和新技术,也拥有了新朋友和美好的回忆。

  

  为了家乡

  农业是马拉维的经济支柱,主要作物是玉米,其中小农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政府制定了实现粮食安全和减少贫困的政策,但该国依然面临着依赖雨水灌溉、生产力低下、极端气候等挑战。

  格温出生在马拉维的农村地区,上大学以前二十多年的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的。她的父亲是当地水稻种植大户,棕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绿色的秧苗和黄色的稻谷绘成她浓墨重彩的童年画卷,父亲和其他农民辛勤耕作的背影深深烙印在她脑海。

  “种地真的太辛苦了,我不忍心看到农民们忙忙碌碌好几个月却不能丰收的失落的样子。”格温说,“我学习农业是想更好地帮助我爸爸,还有我们社区的其他人。”

  氮是植物生长的关键营养素,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氮的管理方式会对作物生产力和环境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格温重点研究在优化轮作和旋耕制度下,冬小麦—玉米轮作中不同氮管理方法对粮食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我希望能够为农业实践贡献知识和力量,制定有效的氮管理策略、研究可持续耕作系统。”格温说。

  在来到中国读研之前,格温曾在国际半干旱地区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担任种子系统技术员一职。从事研究工作的她深知,要想改变马拉维农业现状,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如何让农民认可并使用新技术、促使新技术在农民间广泛传播也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在马拉维,农民很难接收外界信息,传递信息也只能靠‘一传十、十传百’的方式,效率很低,准确度也不高。”格温说,“科技小院(STB)模式给了我很好的启发,我可以把爸爸的农场打造成农民合作与技术示范的地方,供其他农民学习。我也能自己创立农民小组,与他们分享耕种知识和技术,帮助他们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同时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部分人的生命里,童年都是最无忧无虑的时光,故乡是梦想开始萌芽的地方。

  在20世纪90年代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小村庄里,彼时还是个小女孩的曹如和爷爷奶奶以及他们养的牛、羊、马、狗等很多动物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后来爷爷去世,奶奶的年纪也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奶奶的负担,曹如担负起照顾动物朋友们日常生活的责任。

  一晃好多年过去,与动物打成一片的小女孩到了上大学的年纪。曹如本科读了医学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她对科研的兴趣日益增加,于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选择了动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硕士毕业后,曹如在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和饲料生产研究所一边做初级科研助理,一边申请博士。每一天,在研究所的DNA技术实验室,曹如和其他实验员们进行DNA分离、SNP基因分型技术、Sanger测序和其他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哈萨克斯坦的绵羊品种、骆驼和马等动物。

  6个月后,曹如如愿来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研究重点是遗传标记对绵羊繁殖性状的影响。

  多年来,哈萨克斯坦的农民和饲养员一直在使用传统育种的方式培育绵羊,传统育种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曹如都看在眼里。

  基因选择,能够提高绵羊的繁殖能力,创造优秀的品种,进而提升绵羊生产效率。“我真的对绵羊很感兴趣,因为绵羊是哈萨克斯坦最主要的牲畜,提升绵羊的养殖水平能够最大限度造福我的国家。”曹如说。

  

  奔赴中国

  现就读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昆虫专业的博士生、泰国留学生康佳娜与中国的缘分始于大四那年。

  “泰国的大学四年级有实习学分要修,学校也认可和鼓励我们到别的国家去实习。我选择来到中国农业大学,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康佳娜说。

  实习持续了六个月的时间,康佳娜是做杂草研究的,实习内容是研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与如今用中文侃侃而谈的康佳娜不同,彼时的她对中文一窍不通。好在学校里有会说泰语的同学,康佳娜可以用英语和泰语与同学进行交流。

  实习的时光虽忙碌但快乐,回到泰国后的康佳娜对中国先进的科研水平和亲切友好的人们念念不忘,于是自己申请来到云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泰国与中国自古以来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泰国华侨多,熙熙攘攘前往泰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也是一批接着一批。“如果你来过泰国就会知道,许多泰国人是会说中文的,一些街道和商店也会用中文标识。”康佳娜坦言,“虽然泰国没有这么‘卷’,但是只会泰语这一种语言也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我来中国留学也是想借机学好汉语,提升我自己的竞争力。”

  康佳娜活泼、健谈,和我聊了很多亚洲青年都会面临的教育、压力、买房、结婚、生子等问题。与很多印象中刻板的父母不同,康佳娜的父母尊重且支持她的每一个选择。康佳娜来到中国,一待就是好几年,突飞猛进的外语能力和新发表的科研成果是她刻苦学习的证明,她的父母为之非常欣慰。

  诚然,也有一些父母与子女想法不一致,并不是所有留学生的父母都像康佳娜父母一样从最初就支持子女留学中国的决定。

  现就读于南京农业大学葡萄酒经济学专业、来自阿塞拜疆的博士留学生马克于2019年本科毕业后申请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硕士,但他的父母对于这个决定持反对态度。

  “他们希望我去西方留学,而不是东方,他们很难相信这对于我的未来而言是更好的决定。”马克说,“但我真的很想来中国看看,我会努力向他们证明,来到中国留学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决定之一。”

  面对父母的不解与阻拦,马克毅然登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然而刚下飞机,机场陌生的方块字让马克感到无助,在热心旅客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马克顺利到达了学校。于是马克下定决心努力学好汉语。

  “好在中国的热心人很多。我举个例子吧,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我又非常喜欢逛博物馆。我在路上问行人南京博物院在哪里的时候,他们不仅会直接指给我看,而且会多走几百米的路亲自把我带到门口。”马克回忆起刚来中国的经历,很是感激。

  在汉语学习的关键阶段,马克努力地看各种汉语视频,抓住一切可以对话的机会练习汉语。

  “现在我觉得我的中文还不错!”马克和我打趣道,我想起了他在微信上给我发过的中国网红歪嘴小猫表情包,不光是中文不错,中国流行文化接受得大抵也相当不错。

  努力学习中文的同时,马克也刻苦学习专业课程。“现在我爸妈终于相信来到中国留学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了,所以我才能继续留在南京攻读博士学位,不是吗?”马克说。

  

  温暖如家

  在采访过程中,康佳娜说“特别好”的频率很高:“我的导师特别好,他十分尊重我的想法,会让我研究我想要研究的东西”“我的师弟师妹们特别好,如果我实验做得慢,他们会主动帮我完成实验”“我遇到的中国人都特别好,他们热情、善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近”……

  云南,是康佳娜在中国的“快乐老家”。在那里,气候、饮食、地形和泰国相似度很高,适应环境不用费力;在那里,生活节奏很慢,人们很友善;在那里,康佳娜交到了很多朋友,度过了求学生涯中美好的四年。

  “我去过云南的很多城市,大理、丽江、香格里拉……各有各的美丽。你听我现在说话还有云南口音呢,因为我的汉语是在云南学的。”康佳娜笑着说,“我的朋友还带我去过她家,在曲靖的农村,她的家人非常欢迎我,给我做了好吃的饭菜,聊了很久的天。”

  “不管是中国的农村还是泰国的农村,我最喜欢的一点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他们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很少去想我要考研、我要出人头地,他们只想每天和家人在一起,吃饱穿暖,开开心心地生活就好。农村里人与人的距离比城市近,他们对别人的好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也不掺杂利益关系。”康佳娜很认真地告诉我。

  自2019年起,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迎来了新面孔,一批又一批有志于从事农业的非洲青年来到曲周科技小院攻读硕士学位,他们和教授学理论,和农户搞实践,不仅拉近了农民与科研人员的距离,而且拉近了中国与非洲各国人民内心的距离。

  与格温一样来自马拉维的布伦达,是科技小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比较分析氮肥管理策略对玉米生产中土壤养分浓度的影响。

  “我每天早晨六点钟就起床了,帮‘妈妈’一起做饭、洗碗后,大概八点去田里收集数据或检查进展情况。中午十二点,我们一家人会一起坐在圆桌上享用午餐。”布伦达亲切地把借宿家庭的女主人称为“妈妈”,“一家人”指的便是与她一起借宿的同学和借宿家庭一家。布伦达和他们同吃同住,一起在田间干活儿。

  科技小院对于留学生采用英文授课的形式,方才来到中国半年多的布伦达并不会讲中文,而祖祖辈辈辛勤务农的“爸爸妈妈”的英语也达不到正常交流的水平。

  还好,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在,交流只有想与不想之分,没有能和不能之别。

  科技小院里的中国学生会主动帮助非洲留学生翻译,中国学生不在时,“爸爸妈妈”也会用微信翻译和布伦达聊天。

  “‘爸爸妈妈’给我们准备食物,还会教给我们很多东西,他们帮助我们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交流农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让我们感觉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布伦达开心地说,“正因为有了他们,至今我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我现在正在非常努力地学习汉语,‘爸爸妈妈’和老师同学们也会陪我练习。我相信几个月后我就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了!”

  布伦达在曲周收获了新的技术、知识,也收获了老师、同学和农民们的善意与热情。“如果我能帮到曲周什么就好了”,布伦达时常这么想,于是当得知留学生有机会在小学给学生们讲英语课的时候,她非常开心。

  看着孩子们从最初的好奇和胆怯,到后来的信任与喜爱,布伦达很是感慨:“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孩子们似乎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他们愿意看到我们,听我们说话。我的英语能力能够帮到他们,我很欣慰。”

  每次看到这些孩子时,布伦达都会想起小时候的自己,也许帮助他们也是在帮助小时候的自己吧。

  “如果说在中国的时光里让我最难忘的一个人,那一定是我的导师;最难忘的一群人,一定是我实验室的同门们。”今年6月刚刚博士毕业回到哈萨克斯坦的曹如陷入了深深的回忆。

  曹如本科和硕士积累的遗传学知识并不是很多,所以第一次与导师蓝贤勇见面时有些胆怯。就像现在很多社交软件平台发布的面试“避雷”指南一样,她认真地对蓝贤勇老师说,很多知识她虽然不会,但一定会努力学习的。与曹如预想中的不同,蓝贤勇老师并没有苛责她,而是温柔地对她说,“没关系,我会好好教你的”。而曹如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待,5年时间里,她发表了近20篇论文,科研成绩斐然,不仅获得了校长奖学金,还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来陕留学毕业生”。今年秋天,曹如也如愿回到中国,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日常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够安心科研,防止“摸鱼”现象,蓝贤勇要求学生每天8:30到18:00在实验室报到。没有实验安排的时候,曹如会在实验室里读文献、写论文、修改论文甚至学习新的语言。

  日复一日的朝夕相处使得同门间的友谊日益深厚。曹如至今还记得几年前的一个雨夜,实验室的同门一起去山东省泰安市开会,晚上会议日程结束后夜登泰山。

  “走着走着我发现其实山上是有缆车的,但一个师弟说,徒步的记忆会更加深刻和美好,于是我们便继续走路了。”曹如笑道。这次经历确实使得曹如和同门们的关系更加亲密了。

  曹如喜欢和硕士师弟师妹们聊天,也经常和他们约饭、逛街。“相比于博士,硕士的科研压力小,他们看起来比我们这些博士生要快乐,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我也能放松自己,变得更加快乐起来。”曹如说。

  师弟师妹对哈萨克斯坦充满了好奇,经常会向曹如问起哈萨克斯坦的文化和习俗,遇到有趣的东西也会问一句哈萨克斯坦有没有。几年来,不仅曹如成了“中国通”,她的朋友们对素未谋面的邻国哈萨克斯坦的了解也日益深入。

  

  作桥,做更好的人

  校园生活美好而短暂,或早或晚,这些留学生终将毕业,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哈布塔穆来自埃塞俄比亚,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遗传育种专业的博士生。这位“90后”男生,有着丰富的科研和工作经验,来到中国之前,他曾在埃塞俄比亚的三个不同机构任职,做了近2年的开发代理,5年的初级讲师和技术助理和2年的讲师工作。

  “虽然埃塞俄比亚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但其以传统农业为主,很多农作物的生产力远低于其他国家,农业部门需要更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改变这一现状。”哈布塔穆说,“经过这几年在中国的学习,我对分子育种和作物改良的研究更加深入了,但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好在我还年轻,有时间在毕业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回到我的祖国,为国家和人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我相信我的研究成果对于我的国家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

  哈布塔穆也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若想改变埃塞俄比亚农业的现状,需要很多像他一样的有学识、有抱负的青年投身农业一线及相关研究。于是他正在极力促成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埃塞俄比亚德布雷马科斯大学在学术交流和其他研究活动中的合作,目前双方已达成谅解备忘录。

  芝麻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油料作物,而中国是埃塞俄比亚第一大芝麻进口国。哈布塔穆认为与中国合作研究从而提高埃塞俄比亚油籽作物的产量和生产力是非常必要的。他正在计划与自己的导师王林海共同开发一个联合研究项目,目前已提交了基金申请书,他非常希望能和导师保持长远的合作研究。

  “提起葡萄酒,中国人联想到的第一个国家一定是法国。我们阿塞拜疆虽然以石油储量大而闻名,但我们的葡萄酒品质也相当好,只是外国人很少知道。”马克笑道,“同理,中国新疆自然条件好,生产的葡萄外形和味道在中国乃至世界数一数二,但新疆的葡萄酒鲜有人知。”

  阿塞拜疆是中国在中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国家。马克深知共建“一带一路”对于两国的重要性,也希望在毕业之后能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老实说,我的专业可能偏向经济学和管理学多一些,我自己也对全球农产品贸易十分感兴趣,我认为这些知识都是能够用来服务‘一带一路’的。我希望我自己也能成为‘一带一路’的一部分。”马克希望在2026年毕业后回到阿塞拜疆,并努力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阿塞拜疆的代表,让两国密切的关系锦上添花,促进两国农产品及其他贸易的发展。

  “我在中国学到的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巴基斯坦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也能推动世界各国农业生产中温室气体减排这一共同目标的实现。”来自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于今年6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博士毕业。

  “我觉得土壤环境很重要,人类在从事任何生产活动时都应该考虑减少对土壤环境的破坏程度。”穆罕默德说,“我硕士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还想继续在中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和积累知识,随后回到我的祖国,去大学、农业研究所或者化肥公司任职,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减排作出贡献。”

  我见到穆罕默德时正值盛夏,已经毕业的他仍在所里继续未完成的实验工作和撰写论文,同时进行博士后申请。“穆罕默德发表了好几篇优秀学术论文,现在很多学校愿意接收他做博士后,因为选择太多了,他还没定下来去哪个学校呢。”穆罕默德的博士导师张会民满是欣慰地说。

  再听闻穆罕默德消息时,他已决定前往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事博士后研究,从中国的西北到华北,再到西南,穆罕默德与中国的故事未完待续。

  “作桥,做更好的人。”这是这些留学生们告诉我的关于未来的美好期望。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23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我在中国学农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关注公众号“零度往上”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