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31209
人民监督员制度:把司法工作“晒”在阳光下 河北廊坊市:村级事务公开平台实现全覆盖 安徽定远县:“民呼定办”用心办好群众事 “1+3+N”打造有温度的党群服务中心 广告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人民监督员制度:把司法工作“晒”在阳光下
· 河北廊坊市:村级事务公开平台实现全覆盖
· 安徽定远县:“民呼定办”用心办好群众事
· “1+3+N”打造有温度的党群服务中心
· 广告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人民监督员制度:把司法工作“晒”在阳光下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钟欣 李婧

  “我在听证会现场,听到居民小声议论:‘原来从楼上往下扔东西是犯罪啊!’那次听证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虽然已是半年前的事,但人民监督员、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沈蚕行依然对自己履职的那次检察听证会记忆犹新。

  那是今年6月的一天,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在苏州市震泽镇金阳社区就一起高空抛物案起诉必要性召开公开听证会。作为人民监督员,沈蚕行发表了监督意见:“嫌疑人今年80多岁,刚刚从农村的民房搬到楼房。她本人腿脚不便且还保留着以前的生活习惯,她做出高空抛物伤人的事情虽然有错,但也情有可原,后期她向受害方道歉得到对方谅解,并进行了经济补偿。我认为检察机关相对不起诉的决定合理。”这是沈蚕行以人民监督员身份履职的一个片段。

  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确保检察权不被滥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加强外部监督,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并经中央同意,从2003年9月起开展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2010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检察机关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人民监督员作为群众代表,以制度化的形式深度参与到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各关键环节,强化了诉讼民主和人权保障。

  人民监督员作为普通群众,如何对检察机关的工作进行监督?检察官能否听取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呢?今年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创立20周年,迎着冬日的朝阳,记者来到繁荣祥和的吴江区,实地了解人民监督员履职过程。

  

  真监督,及时发现工作问题

  今年40岁的符德涛是平望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也是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最近,符德涛参与社区矫正巡回检察工作,对检察机关的工作履行监督职责。

  符德涛和巡回检察组在吴江区社区矫正中心、吴江区同里司法所、吴江区八坼司法所等地开展巡回检察。“短短3天,巡回检察组先后查阅社区矫正档案110份、暂予监外执行和假释台账2份、禁止令执行台账2份、调查评估档案48份、外出请销假审批台账12份以及司法奖惩材料8份,参与约谈社区矫正对象6人次。我亲眼所见,巡回检察不是‘面子’活儿。”符德涛告诉记者。

  在巡回检察过程中,符德涛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咦,此人是因开挖掘机不慎致人死亡而获刑。他现在还在社区矫正期间,却依然从事开挖掘机的工作,这是否有些不妥?”在同里镇司法所远程察访社区矫正人员时,符德涛和巡回检察组工作人员通过公安机关的监控网络观察到社区矫正人员孙某某正在工地现场开小型挖掘机,于是符德涛对此提出了意见。根据案卷,孙某某有开挖掘机的职业资格,他因开挖掘机操作失误致人死亡,因重大责任事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孙某某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受雇于某工地继续从事开挖掘机的工作。人民监督员和巡回检察组均认为虽然法院未判决从业禁止,但司法局应主动加强与建设部门、相关工程监理方沟通,加强对孙某某从事相关工作的监管。

  “吴江区人民检察院请我们人民监督员‘零距离’全程参与监督,让我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检察机关履职过程、办案情况。巡回检察开始前,检察机关向我详细介绍社区矫正及巡回检察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巡回检察过程中,邀请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动员部署、查阅社区矫正档案、约谈社区矫正对象、实地察看社区矫正场所以及问题反馈和检察建议送达、督促整改等活动。我认为,人民监督员全程参与巡回检察,增加了这项工作的透明度。巡回检察组认真工作,而我也是真监督。”符德涛说。

  

  真履职,肩负使命尽心尽力

  今年55岁的李开良经营着一家武术馆。3年前,他被选任为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的人民监督员。“我自己经营一家武术馆,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作为自主创业者,我的日程紧张,还经常出差。当年,主持人民监督员选任工作的司法局领导就跟我说了两句话:‘老李,能有时间履职不?得真干活,可不是挂名的。’我当时就承诺了一定好好监督。”李开良对记者说。

  3年来,李开良多次参与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听证会、案件质量评查等工作,还数次参加庭审,监督检察官公诉活动。“我刚当上人民监督员的时候,哪里看得懂案卷,也根本分不清楚法定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区别,不知道检察文书怎么写,时常要向检察官请教。”李开良回忆起他第一次以人民监督员的身份参与一起醉驾案件的庭审。为此,他专门提前学习了相关法条,在笔记本上记录了醉酒驾车认定标准、入罪条件。也是在那个案件中,他作为人民监督员接触到了刑事案件的案卷。他说自己当时的心情很激动:“我是第一次看到不对外公开的法律文件,而且我还有责任、有权力提建议、找毛病,能不激动吗?”

  “那个案件的被告人认罪认罚,但醉酒的情节相对较重。公诉人认为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准备向法院建议适用缓刑。我们3位人民监督员和公诉人讨论了20多分钟。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逐步了解了被告人适用缓刑的条件。”李开良说。

  经过3年的历练,老李履职越来越顺利,多次提出监督意见。他曾经在异地案件评查过程中,与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起检查出其他检察院案卷中的问题,比如有的文书引用不规范,有的文书报备时间超时等。

  “老李是个心细的人。”对李开良颇为熟悉的吴江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夏芸帆介绍,李开良不仅认真,而且是人民监督员里的“劳模”。“人民监督员的身份让我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和透明,我愿意为社会公平正义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李开良说。

  

  真收获,从监督中受益良多

  要说当人民监督员有啥收获,李开良、沈蚕行和符德涛都表示,从监督活动中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职业大有裨益。

  去年6月7日,吴江区人民检察院对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进行公开听证,李开良作为人民监督员参加听证。“没想到经营者承担这么大的安全生产责任啊!”李开良不禁感慨,“保障我们武术馆的学员不受伤,不就是我的责任吗?我以前觉得,我有过错才有责任,那次听证会改变了我的看法。当天,我回去后马上召集教练开会,提醒教练时刻关注受训学员的安全,告诉他们如果孩子摔了,千万别和家长争执到底是谁的责任。只要孩子在馆里受伤,都是我们的错!”李开良说。

  令符德涛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协助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的经历。“我在调解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纠纷案件时,认为这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符合司法救助对象的条件,于是提醒他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符德涛介绍,他利用自己当人民监督员增长的法律知识协助当事人得到了司法救助。

  在调入教育局工作之前,沈蚕行在学校从事德育教育工作。“我从监督检察机关工作的过程中收集一些与教育相关的真实案例,比如校园霸凌、电信网络诈骗、未成年人犯罪等,回学校讲给孩子们,以案说法普法。”他告诉记者。

  吴江区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监督员代表人民群众对该院检察工作进行监督,不仅提升了办案质量,而且进一步增强了司法公信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