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养殖市场 日期:20231207
琪金双昌智慧猪场建成投产 金融助力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智慧畜牧贷”助力畜牧业转型发展 汇聚向善力量 关爱儿童成长 “富民贷”搭起产业“致富桥” 陕西神木深耕优质肉牛产业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养殖重特色 致富有绝活 海南儋州:小土鸡成了养殖户新宠
  006版:养殖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琪金双昌智慧猪场建成投产
· 金融助力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 “智慧畜牧贷”助力畜牧业转型发展
· 汇聚向善力量 关爱儿童成长
· “富民贷”搭起产业“致富桥”
· 陕西神木深耕优质肉牛产业
· 河北石家庄藁城区:养殖重特色 致富有绝活
· 海南儋州:小土鸡成了养殖户新宠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0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高定位 强补贴 深融合

陕西神木深耕优质肉牛产业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英 雷少斐 实习生 王怡雯

  

  

  陕西神木深耕优质肉牛产业

  

  神木澳牛牧业有限公司引进的能繁母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摄

  神木市,位于陕北古长城脚下,南边是黄土高原,北面是毛乌素沙地,这样一个农牧交织的边塞地带,曾经利用煤炭资源改变了贫穷面貌,一跃成为全国工业百强县(市)。如今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神木市大力发展优质肉牛产业,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打造西北牧业强市。

  产业定位高——

  引进良种,提升品质

  神木市长期受草原文化影响,群众素有养牛传统。这里有广阔的人工和天然草场,又由于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的实施,产草量大大增加,为肉牛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加之气候较为干旱冷凉,适宜肉牛生长。

  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神木市瞄准高端牛肉市场,发展优质肉牛产业。

  要生产优质肉牛产品,需要从源头上提升肉牛品种质量。神木市每年引进肉牛5000头,改进当地肉牛品种,探索建立肉牛繁育体系。

  “体型较小、脸白腿短的是海福特牛,体型较大、头长脚细的是西门塔尔牛,周身通黑的则是安格斯牛。”神木澳牛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里,一排排牛舍宽敞整齐,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着圈舍里的母牛品种。

  在养殖场的另一端,则是另一番景象。只见一座座两米见方的犊牛屋排列成行,每一头小牛都拥有一间独立的小屋。“犊牛在出生七天后就来到了这里,食用专门配方的奶粉和颗粒饲料。”工作人员说,把犊牛和母牛分开饲养,能够降低母牛乳房炎得病率,提升繁殖效率,还能够让小牛尽快吃上开口料,避免断奶后出现胃肠应激。

  神木澳牛自2020年开始从国外引进纯种母牛,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提升育种效率,加快扩繁速度。引进的母牛在6-7年内能够产下5胎牛犊,成为当地肉牛养殖业的优质牛源。到2025年,神木澳牛存栏量能达到1万头,将带动全市良种肉牛养殖规模达到20万头,提升当地肉牛品质。

  除了引进良种,神木市还在发掘地方品种优势。

  在神木市尔林兔镇恒农农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只见体型高大、周身枣红的秦川牛在牛圈里或站或卧、悠然自得。

  秦川牛因产于陕西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是“中国五大名牛”之一。相比于西门塔尔等外来肉牛品种,秦川牛生长速度慢、出栏体重较轻,在追求产量的市场环境下,不占优势。

  但是秦川牛出肉率高、胴体脂肪含量低、肉质细嫩、大理石纹明显、风味好,其肉质与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如夏洛来、安格斯等相比毫不逊色,能够满足高端牛肉市场的需求。

  “我们的秦川牛价格比普通牛高很多,并且供不应求,尤其是受到香港市场的欢迎,养殖效益很好。”恒农公司养殖场负责人赵玉军介绍,目前还在陕西、甘肃等地寻找优良秦川牛种牛,尝试逐步建立起秦川牛繁育体系。

  据了解,神木市计划建成5万头优质供港肉牛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契机,构建肉牛全产业生产体系,完善饲草料加工、肉牛繁殖育肥、牛肉加工、冷链配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产业链条。

  补贴力度大——

  整村推进,见犊补母

  把青贮窖填满密封好,给牛群做完驱虫防疫,又把牛圈加固了一下,神木市尔林兔镇庙壕村养殖户李向林和妻子感到很踏实,已经准备好迎接严冬挑战。

  最近几年,在政府补贴支持下,李向林和其他养殖户新建了标准化圈舍、草棚、青贮窖等设施,养牛越来越得心应手,养殖水平也提升了很多。以草料棚为例,以前养殖户都是用铁丝网围出一块地,草料堆在里面很容易受潮发霉,发霉变质的草料会影响牛群健康,最后不得不扔掉,造成浪费。而新修建的草棚结实牢固,挡风遮雨,保障了储存草料的质量。

  除了基础设施补贴,最受养殖户欢迎的是“见犊补母”政策。神木市每年选择10个以上行政村,整村推进肉牛产业发展,这些项目村养殖户每引进1头能繁母牛就能一次性获得补贴4000元。同时每头能繁母牛每产下一头犊牛,获得补贴2000元。此外,政府还对新引进的能繁母牛给予保费补贴。

  饲草料成本上升是近年来肉牛养殖面临的最大挑战。为了降低养殖户成本压力,神木市推出了饲草种植补贴项目。养殖户集中连片种植高产优质牧草20亩以上的,每亩可获得300元补贴,每户补贴最高不超3万元。

  为了提升肉牛养殖水平,神木市还鼓励养殖户成立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引种、统一用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实行标准化、规范化、订单化养殖,并对管理规范、运行良好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奖励5万-10万元。

  工农融合深——

  村企结对,产销一体

  神木市作为资源型城市,煤炭化工业发达,正在寻求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神木市引导工业领域的资本、技术、人才进入肉牛等畜牧产业,将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接续产业,同时解决了肉牛产业长期存在的资金、技术缺乏问题。

  “我们开展了‘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选择80个能源企业结对88个村,协同发展肉牛产业项目10余个,开辟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神木市畜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高士孔说。

  在神木市中鸡镇纳林采当村,成片的青贮玉米早已收割完毕,青绿的苜蓿也赶在立冬前喝足了水。肉牛养殖圈舍在不远处列阵排列,时不时传出“哞哞”的牛叫声。把种植和养殖联结起来的,是一旁的沼气站。养殖粪污经过沼气站处理后,能够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种植基地用作肥料,同时沼气站每年可发电18.5万度,基本满足种养基地冬季供暖及用电需求,形成低碳循环、绿色环保的发展模式。

  这片种养基地是由陕西恒源集团投资建立,带动了纳林采当村100余户村民发展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并且提高了当地肉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水平。

  在当地,有不少像恒源集团这样的能源企业投入到乡村牛羊产业中,不仅能够提升肉牛养殖水平,还能够完善当地肉牛产业链,补全当地肉牛屠宰加工短板,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富民强农。

  工农融合的同时,还实现了产销一体。一方面,神木市内大型煤炭能源企业对牛肉食品存在一定消费需求,通过联建联营、订单生产、下乡采购等形式,解决了肉牛销售问题。另一方面,很多能源企业投入畜牧业后,积极搭建销售渠道,布局餐饮食品领域,为神木牛肉拓展了更大消费市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