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产品质量安全 日期:20231204
编者按 内蒙古:开展农畜产品品质评价 解锁“美味密码” 河北:搭建直通平台 品味“冀在心田” 甘肃:构建五大体系 厚植“甘味”农产品优质底色 上海:围绕“五良”机制 赋能“品质”提升 福建:实施“三品一标” 促进“福农优品”增值增效 辽宁铁岭:挖掘“榛”品质 打造“榛”标准 浙江海盐:推动融合发展 点燃“地标共富”新引擎 广西南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西信丰:全链推进 擦亮“世界橙乡”名片 江苏吴中:用好三张牌 激活碧螺春产业新动能 各地“守粮人”同台竞技 守牢粮仓安全关 图片新闻 安徽庐江 村村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007版:农产品质量安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编者按
· 内蒙古:开展农畜产品品质评价 解锁“美味密码”
· 河北:搭建直通平台 品味“冀在心田”
· 甘肃:构建五大体系 厚植“甘味”农产品优质底色
· 上海:围绕“五良”机制 赋能“品质”提升
· 福建:实施“三品一标” 促进“福农优品”增值增效
· 辽宁铁岭:挖掘“榛”品质 打造“榛”标准
· 浙江海盐:推动融合发展 点燃“地标共富”新引擎
· 广西南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 江西信丰:全链推进 擦亮“世界橙乡”名片
· 江苏吴中:用好三张牌 激活碧螺春产业新动能
· 各地“守粮人”同台竞技 守牢粮仓安全关
· 图片新闻
· 安徽庐江 村村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广西南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胡燕俊

  全国市场上每5颗火龙果就有1颗来自南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南宁火龙果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链条推动产品优质、产业高质发展。目前,南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种植面积约18.8万亩,2022年产量40余万吨。

  从源头开始,南宁火龙果就与众不同。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南宁选择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如“金都一号”“软枝大红”等10多个优良品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70%。同时,大力推广单联排、双联排种植模式,将亩植提高到800-2200株;夜间创新应用LED灯补光技术,实现火龙果提前开花结果,每年增收2-3批;推广施用有机肥,优质果品率达80%。

  有了好品,强化标准协同才能保证持续的优品产出。当地出台12项广西地方标准,建立统一的南宁火龙果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广泛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模式,建立品种繁育和核心示范基地。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授权用标企业100%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此外,南宁持续发力,全链条拓展增值增效空间。研发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建成10多条火龙果分选及商品化包装生产线。两家龙头企业率先获得“出境水果标准果园”认证,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如今,“南宁火龙果”正乘坐火龙果主题地铁及动车专列,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