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上每5颗火龙果就有1颗来自南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南宁火龙果纳入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全链条推动产品优质、产业高质发展。目前,南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区,种植面积约18.8万亩,2022年产量40余万吨。
从源头开始,南宁火龙果就与众不同。根据地理、气候条件,南宁选择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如“金都一号”“软枝大红”等10多个优良品种,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70%。同时,大力推广单联排、双联排种植模式,将亩植提高到800-2200株;夜间创新应用LED灯补光技术,实现火龙果提前开花结果,每年增收2-3批;推广施用有机肥,优质果品率达80%。
有了好品,强化标准协同才能保证持续的优品产出。当地出台12项广西地方标准,建立统一的南宁火龙果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广泛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模式,建立品种繁育和核心示范基地。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授权用标企业100%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此外,南宁持续发力,全链条拓展增值增效空间。研发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建成10多条火龙果分选及商品化包装生产线。两家龙头企业率先获得“出境水果标准果园”认证,产品远销欧洲市场。
如今,“南宁火龙果”正乘坐火龙果主题地铁及动车专列,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