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31128
畅西向绿色通道 聚产业发展优势 四川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1500个 湖南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黑龙江尚志市苇河镇:群众坐下来 干部跑起来 山东高唐县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图片新闻 “家门口党课”让宣讲更接地气 海南举办首届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重庆邀请专家为农产品加工献计献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干播湿出”节水模式获成功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畅西向绿色通道 聚产业发展优势
· 四川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超1500个
· 湖南加快设施农业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 黑龙江尚志市苇河镇:群众坐下来 干部跑起来
· 山东高唐县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
· 图片新闻
· “家门口党课”让宣讲更接地气
· 海南举办首届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 重庆邀请专家为农产品加工献计献策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干播湿出”节水模式获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畅西向绿色通道 聚产业发展优势

——从综合保税区和口岸看新疆农业对外开放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震宇

  一列列满载哈萨克斯坦小麦的列车直接驶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一趟趟满载果蔬的货车从霍尔果斯口岸“绿色通道”顺利出境……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新疆农业对外开放与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国接壤,拥有20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新疆具有“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的区位优势和建设“口岸经济带”的天然条件。如何立足区位优势,培育粮油加工产业集群,助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如何紧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推动新疆农产品走向广阔的国际市场?近日,记者沿着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一线,走口岸、访海关、探企业,进行采访调研。

  

  强基建:培育粮油加工产业集群

  阿拉山口,地处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位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因地形狭长平坦,这里成为风的“宣泄口”,年均8级以上的大风近180天,当地人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过去的阿拉山口只是边境上的一个驿站……”从当地人叙述中依稀可见茫茫戈壁中阿拉山口曾经的荒凉。然而,十几年间,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飞速发展,这里一跃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支点、新疆对外开放的前沿。依托联通欧亚区位优势,阿拉山口着力推动与周边国家农产品贸易合作,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农产品储备加工重要基地。

  哈萨克斯坦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造就了品质优良的谷物和油籽,成为不少中国粮油企业的优选。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宽轨散粮卸车专用线上,一列满载着哈萨克斯坦小麦的列车缓缓驶入,工人打开阀门,小麦从底部漏斗倾泻而下,随后被传送至粮食筒仓,用于综保区粮食加工企业生产。

  “以前卸车要几十名工人,现在我们改变了以前传统的卸车模式,五六名工人就可以满足卸车要求。”负责装卸车业务的阿拉山口地平线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法起介绍,散粮换装线的投用,让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小麦10小时内就可走上中国企业的加工线。

  “企业在阿拉山口投资建厂,就是看好这里的区位优势。综保区物流运输更便捷,原料可通过铁路专用线直达企业,有效降低了运输和时间成本。”阿拉山口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尹飞鸿介绍,作为一家挂面生产企业,公司一直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加工生产出的面类产品畅销国内外。

  记者采访期间,阿拉山口综保区粮油加工产业配套项目又有了新进展,阿拉山口口岸铁路扩能增效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综保区油气线改造项目植物油换装线完工,正式投运后,将形成每年45万吨植物油的装卸能力和3万立方米植物油存储能力,进一步为粮油加工企业提供便利。

  完备的涉粮基础设施、高效的就地加工转化能力,不仅可以满足综保区内粮食加工企业需求,还能辐射疆内其他粮食加工企业,展现出强有力的“磁吸”效应。截至11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进口散粮33.4万吨,同比增长155%;进口油料16万吨,同比增长31%。阿拉山口已吸引14家进口粮油龙头加工企业落地,形成了进口、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进口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畅通道:助推果蔬走向国际市场

  11月的霍尔果斯偶尔还能看见一抹绿色,像是秋天对于北疆的留恋。在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海关监管仓库专用停车场内,停放着一排排等待出口的车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货车司机伊斯拉姆詹·伊明那耶夫正在等待水果装车称重。

  “今天中午我从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拉木图出发,下午通关进入霍尔果斯。在这里休息一晚,等明天早上海关查验通过后,我就可以排队出关了,出关的时间非常快,只要半小时,傍晚我就能回到哈萨克斯坦。”虽然伊斯拉姆詹看起来很年轻,但他已有近十年的国际货运工作经历,十年间他见证了中国口岸通关效率的飞速提升,“以前跑一趟可能要5到10天,现在因为有农产品‘绿色通道’,一天半就能完成往返。”

  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局长胡来杰介绍,霍尔果斯海关不仅开辟了农产品进出口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还实行“快检、快验、快放”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通过设置专用窗口、专用通道、专用标志等举措,实现果蔬出口即到即办、即验即放。

  “口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上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开通,压缩了出口时间,早上报关,中午出关,下午我们新鲜的果蔬就能到达阿拉木图的市场。”霍尔果斯金亿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成忠表示,持续提升通关时效,进一步增强了新疆农产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近些年,中亚国家对于果蔬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满载苹果、梨、辣椒等各类新鲜果蔬的车辆不断从霍尔果斯驶向中亚各国。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今年1-10月,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果蔬9.5万吨,同比增长90.7%。

  作为新疆农产品出口的重要通道之一,霍尔果斯不断将“通道经济”转化为“产业经济”,推动农产品进出口业务发展,打造绿色果蔬产业集群。今年7月,伊犁州首届(2023)国际农产品展览会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举办,汇集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展出农产品、农机等多个品类,累计招商引资签约项目53个,签约金额达263.7亿元。

  近期,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标志着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作为三个片区之一的霍尔果斯再次迎来发展契机。“自贸区的成立有助于充分释放外贸发展动能,将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目前,中亚国家以及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尤其是新疆水果的需求量倍增,预计企业到今年年底出口贸易额将达1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的消息传来,让于成忠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再添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