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养殖市场 日期:20231123
全国110人获“最美养牛人”称号 陕西首届水产品产销对接会在西安召开 一条鲈鱼的“数字生活” 逐浪前行的“淘金”者 龙头带动共发展 图片新闻 金融助力特色农业绘就丰收美景 “田间银行”服务农户更便捷 走好信访工作群众路线
  006版:养殖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全国110人获“最美养牛人”称号
· 陕西首届水产品产销对接会在西安召开
· 一条鲈鱼的“数字生活”
· 逐浪前行的“淘金”者
· 龙头带动共发展
· 图片新闻
· 金融助力特色农业绘就丰收美景
· “田间银行”服务农户更便捷
· 走好信访工作群众路线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逐浪前行的“淘金”者

——一个漳浦水产人的创业故事
陈金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

  

  

  逐浪前行的“淘金”者

  

  陈贵全(左)在金圣水产检测中心介绍水质检测流程。 资料图

  2003年,陈贵全18岁,最大的梦想是开一家全镇最大的饭店。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背上行囊,离开了家乡福建省漳浦县南境村,去往厦门市,先后投身多家大型餐饮店,学习厨师手艺。

  在饭店工作一年多,他得知村里有人通过水产养殖短短几个月就发了财,顿感心动。一番了解后陈贵全觉得做水产养殖能够更快致富,便放弃工作回到了村里搞养殖。

  20年后的今天,陈贵全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创立了福建金圣水产有限公司,并领导建立了漳浦县圣大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村民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小白”成能手

  大胆开创养殖事业

  漳浦县内,曲折蜿蜒的海岸线向南延伸,留下一段宽阔平直的黄金海岸,这里“处八闽之极地、为闽粤之要冲”,与台湾隔海相望,海洋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养殖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主要支柱产业。

  2004年,陈贵全从厦门回乡,拿出全部家当,兴冲冲地投入到鲍鱼养殖中。岂料因为当时的九孔鲍鱼品种老化,成活率低,不但没有挣到钱,投入的成本也全部打水漂了。

  养鲍鱼不成,陈贵全决定开始养虾。彼时南美白对虾养殖在国内兴起,这种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1988年引入我国,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优点。

  陈贵全借了2万块钱,租了一个废弃土塘,开始养殖南美白对虾。在养殖过程中,他每日天擦亮就去池塘照看,寒冬时还要下到冷水里,丝毫不敢懈怠。功夫不负有心人,陈贵全第一年就挣了5万块钱。

  在陈贵全采用土塘养虾的同时,周围少数养殖户开始采用更先进的高位池养虾模式。高位池是池底高于海水高潮线的养殖池,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立体增氧设施等,能够自动排干池水,方便排污与消毒。高位池建设投入高,但是养殖密度高,收益也更高。

  陈贵全再次掏空家底,还从银行贷了十几万元,建设高位池养殖设施。

  创业之路难有一帆风顺,在养虾过程中,陈贵全和其他养殖户遇到了不少“风浪”。让陈贵全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的南美白对虾死亡事件,当年夏天,养殖户投苗一段时间后发现虾苗很快病变,一时找不出原因,多次排塘重新投苗,结果并没有改变,不少养殖户因此损失惨重。

  让人意想不到是,这场让养殖户感到绝望的危机,竟然在夏天过去后自行消解了。大家这才意识到,是投苗时水温过高导致对虾死亡。自此以后,养殖户把南美白对虾放苗时间推迟到了农历九月份。

  在不断摸索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日渐成熟,养殖范围不断扩大。陈贵全也逐渐成为养殖能手,不断建起一个个对虾养殖场,扩大养殖面积,把养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员工变股东

  抱团提升市场竞争力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陈贵全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开始雇佣村民来管理养殖场。水产养殖需要日常精心照料,员工要对养殖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认真负责,才能保证养殖场健康运转。

  如何才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陈贵全认为,依靠雇佣关系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应该让员工入股分红,分享养殖场的最终收益,才是最有效的经营模式。

  2009年前后,陈贵全开始推广员工入股模式,鼓励村民以家庭方式承包自己的养殖场,占有养殖场的股份,风险共担、利润共享。

  在这种模式下,养殖场的雇佣关系变为平等的股东关系,村民凭借自身的劳动力入股,承担的风险有限,但是可以按比例分红,积极性极大提高,养殖场的经营成效显著、效益可观。目前,参与入股的每户村民平均年收入能够达到40-50万元,是工资收入的好几倍。

  这种入股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进一步助推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的增长。

  产量提升了,养殖户开始担心销售问题。为了提升当地对虾的市场竞争力,陈贵全牵头成立了漳浦县圣大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会根据市场行情帮助养殖户调整养殖结构,还能形成规模优势,降低饲料采购成本、拓展市场渠道。合作社不仅在本村代理收购,还先后在厦门、泉州、福州等多个大中城市设立销售点,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帮助养殖户卖上了好价钱。

  “市场好比海里潮水,忽起忽落,我们的收入像个小船,忽上忽下,直到加入合作社,才有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我们现在是小船绑在大船边,有风有浪也不怕了。”当地一位养殖户表示。

  合作社的成立还推动了当地养殖技术提升。陈贵全采用编印小册子、明白纸和现场培训的方式,将养殖经验倾囊相授,吸引了周边不少水产养殖者前来学习。

  目前合作社成员覆盖周边几个村子的养殖户,整体养殖面积达到1000多亩,形成养殖、收购、批发、销售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去年底合作社还成立了金圣水产检测中心,提供对虾质量检测服务,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养殖到加工

  创业一直在路上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同时,陈贵全还在持续寻找新的市场机会。

  2015年左右,陈贵全从种苗企业看到一种新引进的品种——金刚虾。这种虾最早来源于非洲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地,也称南非斑节对虾、莫桑比克草虾。金刚虾抗病能力要比南美白对虾强很多,煮熟之后色泽漂亮,虾肉口感也很好。

  更重要的是,金刚虾是在农历4-5月放苗,等到夏天就能长成上市,而南美白对虾是农历九月放苗、次年早春时节就能全部收获。两种虾生长时间错开,能够实现一年两收。陈贵全当即决定养殖金刚虾。

  虾养出来了,但是这种新品种无人收购。为了打开销路,陈贵全踏上了前往全国的路程。他三次到广东,把金刚虾拉到当地水产批发市场,推销金刚虾,慢慢打开了市场。后来又用同样的方法把市场拓展到上海、浙江杭州、江苏南京等地。

  周围养殖户看到陈贵全的成功经验,也跟着养起了金刚虾。2020年,沿海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爆发“玻璃苗”问题(苗种急性死亡,组织解体呈玻璃样病变。),促使金刚虾养殖面积迅猛增加,目前漳州市已成为国内金刚虾产量最大的养殖区。

  近两年,养殖端的收益在收窄,陈贵全开始探索延伸产业链。他建设了水产品加工车间,把产品加工成预制菜、设计成礼品装,与电商平台合作销售产品。

  “我们以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种苗繁殖为重点,以深加工产品为核心。”陈贵全说,未来还要打造自己的品牌,让当地养殖户的产品更靠近终端消费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