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广告 日期:20231122
科技小院助力“褚橙”提质升级 湖北荆门市东宝区:俯下身子听民意 深入基层暖民心 山东聊城市推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 湖南宁远县:特色种植铺就致富路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解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优生态强服务,浙江宁波加速打造人才新高地
  003版:综合新闻·广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科技小院助力“褚橙”提质升级
· 湖北荆门市东宝区:俯下身子听民意 深入基层暖民心
· 山东聊城市推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
· 湖南宁远县:特色种植铺就致富路
· 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解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 优生态强服务,浙江宁波加速打造人才新高地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小院助力“褚橙”提质升级

郭永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向东

  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上哀牢山,道路蜿蜒、陡峭,开车半个多小时,褚橙庄园到了。这里是褚氏农业的大本营,漫山遍野的橙树。南方的深秋山峦叠绿,金黄色果子点缀其间,不时有农户骑着摩托车巡山而过。

  时光回到两年前,2021年8月,张福锁和褚一斌见面,提议在褚氏农业建立“科技小院”。张福锁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科技小院的创始人,“科技小院”是他的农技推广“试验田”:要把科技送到乡村地头,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融合落地。

  今年9月24日,“‘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在重庆开赛,刚成立两年时间的“褚橙科技小院”拿到一等奖,顺利进入总决赛。评委的评语是:在解决具体的生产问题,尤其是花斑果和裂果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因为这两个问题,去年褚橙损失达2600万元。

  

  “只有山地不荒,我们的心才不会慌”

  21年前,褚时健包下哀牢山中段东麓的甘蔗地改种橙子,苦心经营十几年之后,结出的果子闻名全国,因为深受市场喜爱,所以消费者亲切称其为“褚橙”。

  “褚橙”接力棒传到褚一斌的手上后,他秉持乃父之风“只有山地不荒,我们的心才不会慌,这是我们的根本。”褚橙从最基础田间地头劳作到整个管理系统,都实现了标准化。口味二十年如一日,控制在“24分甜、1分酸”的黄金甜酸比。

  2019年,褚一斌投资近亿元在昆明建立国内最先进的选果厂,选果线实现从清洗、杀菌、热保鲜处理、糖度红外检测仪检测、三维视觉检测流程的自动化,将果径精确到毫米,重量精确到0.5克,糖酸度的检测准确率高达95%。精确度的严苛标准,让褚橙成品率降至54%左右;也就是说果农摘下的橙子,仅有半数多一点能够贴上“褚橙”标签上市。

  据褚氏农业介绍,今年褚橙产量预计达到2.5万吨。每年丰收时节,各地的褚橙销售人员都会扎进哀牢山,尝一尝新果口味,对当年的销售情况有个预估。

  10月23日一早,褚橙庄园的人开始杀羊宰牛,为一年一度的“丰收节”做准备。从昆明赶到褚橙庄园的糜红恩,下车后脱下长袖,换上庄园提供的白色文化衫。他是褚橙在拼多多旗舰店的主管,来参加“褚橙丰收节”。文化衫背后写着“一粒果子给我的拥抱、心不荒”,旁边画着一颗橙子俏皮地笑。

  下午开始,上果平台已经聚集了褚橙庄园所有的农户,他们在等待一年劳作后的褒奖。褚橙庄园分为7个作业区,各个作业区的农户跟着自己的作业长坐在台下。褚一斌走上台宣布:今年的采果季从10月25日开始,为期40天。

  晚上6点,上果平台已经摆满了80桌,每张桌上都有米酒和炖好的牛羊肉,农户和工作人员一起品尝丰收的喜悦。8点一到,撤掉桌椅板凳,场地中间燃起篝火,民歌声起,一年一度的篝火晚会开始了。

  农户手牵手围着篝火,里外两层,随着音乐的律动、踏着统一的步调,旋转舞动起来,间奏时人们会大声高喊“哦~吼”。糜红恩也在,一直面带微笑跟随着队伍往前走;过了今晚,他将进入到忙碌的接单、配货和发货。

  权铁林站在离篝火最近的小圈里,长发跟着她的节奏飞起来,火光映得脸蛋通红。她是中国农业大学研二的学生,今年2月来到褚橙科技小院,经历9个月的生产与收获,和当地的农户已经融合在一起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2021年8月,褚一斌和张福锁见面后,褚一斌用12个字总结两人的谈话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一个多月后的9月30日,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全省代表性农业龙头企业召开了科技小院建设会议;10月23日,褚橙科技小院在褚橙庄园揭牌。

  2022年2月,中国农业大学的指导老师龙泉,带领9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的研究生,一同入驻。按照各种要求划分的6800亩试验田,褚橙庄园筛选出来的14个生产技术问题,也一同摆在同学们的面前;其中包括最重要的两个难题:如何减少花斑果和裂果。

  2月的哀牢山,风大物燥,风刮在脸上像刀子,盛俊明同学要测量试验田各个时间段、不同方向的风速。凌晨时分,他骑摩托车上山,高举着手里的仪器,绕着橙子树测算风速,迎风面和背风面都要作为参考。最后得出结论,花斑果是在2-4月间果子刚刚结成时,强风吹摆叶片或枝条造成擦伤而导致的。为了防风,盛俊明他们在农田最外侧架高网,还建议“给果子打上一层保护膜”。

  史行健等几位同学,关注裂果的课题。裂果分为外裂和内裂,外裂果是从底部开始往两边长出的疤痕,内裂果表现为果皮柔软、内里发空、一捏就碎。最后查明原因:裂果是由于降水量多、光照不够充分导致,需要补充钾和钙元素。“对症下药后,去年一棵树结了200个果子,会有二三十个裂果。今年好很多,一棵树也就只有两三个裂果。”史行健说。

  每个来到科技小院的学生,或多或少遇到过意外:带刺的橙子树,在采摘时稍不留神就被划出血痕;走在路上,远远地能看到前方有蛇;下雨天道路很滑,在转弯处车子急转,两个膝盖被磕得血肉模糊。然而,褚橙科技小院12名学生的主要心思,仍然用在研究解决切实的生产问题,比如果实转色、不同时间秋梢对果实的影响、光谱测算出的叶绿素和氮含量的关系等等。

  最初来到褚橙庄园时,龙泉就带着学生对所有193家农户的地块采样,作为未来数字化的底层数据。他们从7月15日开始,每隔15天测一次果实品质,这些数据用来预测收果时果实糖酸比,“比如今年果实的酸度不高但糖度很高,通过董治浩博士研发的模型,在6月就预测到了,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褚橙科技小院现有学生12名,包括权铁林在内的“第二茬”接力者。科技推广就像水果需要生长周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他们不仅研究褚橙,还计划将科技成果与实践经验数字化、标准化,传授给更多种植业者。

  

  “围绕一颗橙子的多方合力与多方共赢”

  “‘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重庆区赛的比拼异常激烈,20支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队伍现场竞逐。权铁林代表同学们上台,用8分钟讲述了褚橙科技小院如何解决花斑果和裂果的防治,并基于此探索出与龙头企业合作的“产学研”模式。内容“含金量”满满,赢得评委与竞争对手尊重。

  举办了三届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为何连续两届举出“科技小院”招牌,拼多多负责人作出解读:“如果说科技小院拆除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缝合了教学科研与农业生产‘两张皮’,我们致力于拆掉科研与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墙。”

  2019年,当褚橙把旗舰店开进拼多多时,褚一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拼多多是一个“有坚持”的企业,希望与这个新电商平台一起实验、探索,把各自企业做扎实。

  今年10月25日,褚橙庄园采果季正式开始。权铁林与同学们暂时放下参赛的事情,同果农一起采摘、相互分享劳动果实与内心喜悦。

  按照果实的成熟度不同,褚氏农业四作业区率先一步采摘,农户戴上手套提着桶、拿着剪刀爬上陡峭的山坡。作业区作业长王海涛站在一旁监督:“从外往里采,从上往下采,得看着他们不要乱剪。”

  五作业区的采摘定在11月10日。王永萍一家在五作业区,2014年以前,她在距离新平县城几十里的家乡种植烟叶,2014年一家四口来到褚橙庄园、负责管理3500棵橙子树。她的家临着公路,管理的橙园围在屋旁。在褚橙庄园,农户只是管理者,用水、化肥和农药只需要向公司申请,不需要花钱购买;每年结果之前,褚氏农业提前支付3.6万元给王永萍家作为生活费。女儿考上大学时,褚氏农业还发了5000元作为奖学金。去年王永萍一家有16万元的收入,属于收入比较高的一类。

  10月25日起,在褚橙庄园采果平台,工作人员清点每家每户收上来多少筐果子。平台外是一辆辆等待的载重大货车,天一亮,这些货车将拉满橙子送往各个城市。今年将有1000辆这样的大货车,在哀牢山日夜吞吐。

  糜红恩根本不得闲。11月5日晚上7点,央视新闻联合拼多多开通“进博会”直播,104个商品坑位中包括7个关于水果坑位,褚橙就占了一个。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糜红恩一直在后台观测褚橙的销售数据,结果一个晚上卖出去几千单,他松了口气。在拼多多橙子畅销榜上,“褚橙旗舰店”卖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