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乡村建设 日期:20231117
厕所革命扎实推进 三招改出“满意厕” 改厕需要“过四关” 因地制宜 厕污共治 安徽肥东县店埠镇西山驿社区居民王让群—— 吉林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村民赵金海—— 云南泸水市鲁掌镇鲁掌村村民李成涛—— 新疆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中心村村民白山汗·热恩拜依——
  007版:乡村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厕所革命扎实推进
· 三招改出“满意厕”
· 改厕需要“过四关”
· 因地制宜 厕污共治
· 安徽肥东县店埠镇西山驿社区居民王让群——
· 吉林磐石市宝山乡北锅盔村村民赵金海——
· 云南泸水市鲁掌镇鲁掌村村民李成涛——
· 新疆阜康市上户沟乡黄山中心村村民白山汗·热恩拜依——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广西龙胜县

三招改出“满意厕”

韦吉阳 于琳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凌青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我家的厕所改造后,干净又卫生!夏天蚊虫少了,冬天也没那么冷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泗水村,说起家里这些年发生的变化,村民吴汝财首先想到的就是“厕所舒服了不少”。

  一个土坑,几块木板搭着,曾是龙胜县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随着当地农村改厕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村民像吴汝财一样用上了卫生厕所。目前,龙胜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1.6%。在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背后,当地有何诀窍?

  

  观念“破冰” 激发改厕动力

  改厕,改的不只是厕所,也是群众的习惯和观念。

  在龙胜县平等镇平等村,午后,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这时,一阵欢快的歌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农村改厕好事情,消灭蚊虫除臭味,保护生态环境好,瓜果飘香村振兴……”原来,当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队正以侗族琵琶歌的形式入村向群众宣传改厕带来的好处。生动的表演让道理不再显得枯燥生硬,村民听得饶有趣味,无形中也对改厕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刚开始,很多农村群众受习惯的影响还在使用旱厕,这也是我们工作推进的一大难点。”龙胜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宝乐介绍,为将改厕知识传播到村到户,让村民知晓改厕对身体健康、环境卫生的好处,当地尝试通过大喇叭、宣传横幅、文艺表演、村干部入户讲解等方式展开宣传。

  “通过讲清政策、宣传健康防病知识,越来越多的群众对改厕改变了态度,从‘要我改’逐渐变成‘我要改’,由此为改厕工作开了个好头。”他说。

  

  示范带动 化解改厕顾虑

  有了改厕的念头,下一步就是如何将改厕落实到行动上。

  龙脊镇和平村党总支副书记王凤娇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村民因为不懂如何改厕,又担心缺乏资金,所以对改厕还是有疑虑。

  “后来我们就由党员、村干部带头改厕,再组织人员上门逐户做思想工作,化解村民的担忧。”王凤娇说。

  据了解,龙胜县将农村户厕升级改造奖补政策印成明白纸,发放到未改厕户和无厕户手中。2019年以来,当地在推进农村户厕改造过程中按照“自愿申报、标准建设、先建后验、以奖代补”和“群众自筹为主、政府奖补为辅”的方式,对于每户验收合格的无害化卫生厕所给予1000元的奖励,引导更多农户自愿改厕、自主改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改厕过程中,龙胜县推行村党支部书记协调“纵向包干”、包村领导蹲点“横向包片”、乡镇攻坚队跟踪实施、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乡镇纪委书记跟踪问效的“两包三跟踪”做法,确保工作扎实推进。通过村“两委”干部和广大党员发挥带头作用,用实效让村民吃下“定心丸”。每年树立一批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组、示范户,充分调动群众户厕改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农村厕所改造,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和平村,很多村民自发参与清理杂草、池塘沟渠和卫生死角工作,积极打造“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逐厕验收 保证改厕质量

  随着越来越多旱厕所被无害化卫生厕所取代,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这种新厕所不臭,比原来更好”后,更多的村民开始主动要求改厕。

  工程量逐步加大,如何确保改厕质量不打折扣?龙胜县成立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四老”人员组成的改厕质量监督小组,对户厕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对参与改厕施工的村民及施工队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按标准严格施工。

  “厕所高度不能低于2米,要有门窗、有顶、有便盆及沉水湾……”龙脊镇政府乡村办工作人员侯远成已把全县统一标准牢牢记在心里。据他介绍,厕所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都要求进行拍照记录,确保改厕质量可追溯。

  整村改厕完成后,这项“暖心工程”的成色还要经过一系列验收程序的打磨考验:先由各村对改厕户数、改厕质量自查自检,并经村级公示7天;无异议后,各村提出验收申请,乡镇党委、政府逐户逐座验收;最后县农业农村局进行复验,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群众满意一个。

  在马堤乡牛头村,自家厕所通过验收那天,86岁的村民苏丙连把这当成了一桩了不起的喜事。“以前旱厕不方便!孙儿们来家看我们,却在家住不了两天。我心里不是滋味。”如今,苏丙连终于可以放心地喊儿孙们“常回家看看”了。他感慨道:“改厕好啊!改厕不仅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还拉近了我与孙儿们的感情距离。”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