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教育培训 日期:20231114
人才活力足 乡村产业旺 阿克苏地区首届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大赛举行 金融活水润民企 用新技术新装备武装“新农人” 农民学校培育乡土人才 农行助力“牛哥”走上致富路 让农民种粮更有信心
  007版:教育培训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人才活力足 乡村产业旺
· 阿克苏地区首届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大赛举行
· 金融活水润民企
· 用新技术新装备武装“新农人”
· 农民学校培育乡土人才
· 农行助力“牛哥”走上致富路
· 让农民种粮更有信心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北磁县

用新技术新装备武装“新农人”

崔岩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杰

  “前几天气温偏高,麦田失墒较快,底墒不足的麦田要及时浇水,这样小麦苗才能出得又全又均匀。”日前,河北省磁县讲武城镇东小屋村种粮大户孙槐胀一边打开喷灌机浇水,一边说冬小麦生产情况。39岁的孙槐胀已经从事农业20年,是该县培育的高素质农民,被当地称作“新农人”。如今,全县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00余场,受益农民2万余人,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成为农业种植和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孙槐胀介绍说,今年秋天,他安装使用了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小麦立体匀播机,旋耕、播种、镇压等耕作技术一次完成,每亩可节约成本30元左右,他种植600多亩田地,仅此项就能节约成本近2万元。

  “把循环农业做好是一门技术活,发展环保、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势在必行。”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威养殖有限公司技术员李海蛟介绍,他们先后投资建成1000立方米沼气池2座,通过生猪养殖产生沼气,年产60多万立方米,沼气工程所产的废物可供农田使用,形成了养殖、种植、能源和生态保护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畜禽养殖粪便变废为宝和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形成了以畜促沼、以沼治污、以沼促农、以农促畜的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了零污染循环型养殖模式。

  近年来,该县加强农业人才储备,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应用型人才,以县乡农技人员为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涉农高校专家,组建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队伍,成立科技服务团,在11个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选派262个粮食生产科技专员,采取“1+N”包村联户制度,实行挂牌承诺服务,实现粮食生产科技专员村级全覆盖。组织省、市、县三级农业技术专家,结对本地“田秀才”“土专家”,采用“小班制”“应用式”教学模式,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开设讲座,通过“理论+实践”“现场教学+专题研讨”“线上+线下”等方式,驻点乡村,将平原、丘陵、山区等地貌的农业种植分类教学,用好田间课堂,手把手现场指导,为农户提供“农机+农艺+农资”套餐,一户一方案,一户一技术,为全县农户提供粮食生产“套餐式”服务,全程全链条技术指导,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农户向现代化新型农民转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同时,磁县加快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推行植保无人机、立体匀播机、智慧农业物联网、虫情监测等“新农具”,努力用“新农具”来武装“新农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