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31110
从宁德故事解锁善治密码 “四下基层”历久弥新 习近平就柬埔寨王国独立70周年分别向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 周铁农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图片新闻 江西吉安:“抬田”抬出增产增收“米粮川” 江苏评估小麦秋播质量促技术措施落实落细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从宁德故事解锁善治密码
· “四下基层”历久弥新
· 习近平就柬埔寨王国独立70周年分别向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柬埔寨人民党主席洪森致贺电
· 周铁农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举办
· 图片新闻
· 江西吉安:“抬田”抬出增产增收“米粮川”
· 江苏评估小麦秋播质量促技术措施落实落细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1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首个大面积“抬田”工程竣工10年

江西吉安:“抬田”抬出增产增收“米粮川”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高峡出平湖令人惊叹,高峡出田畴更是奇迹。为了让有“江西小三峡”之称的峡江水利枢纽工程既能顺利蓄水,又能减少沿线耕地淹没面积,江西省吉安市创造性地实施全国首个大面积“抬田”工程。今年是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完成的第十年,随着11月上旬抬田区晚稻全部收割,“抬田”10年抬出增产增收“米粮川”,实现粮食产能、农民收入双抬升。

  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吉安市峡江县境内赣江中游河段,是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按照“抬田”工程规划,“抬田”面积共3.75万亩,将水库浅淹没区域的耕地高程抬高至高于水库正常蓄水位0.5米至1米,并对抬高后的耕地配套田间工程,完善农田灌排条件,使耕地满足农业生产要求。经过不断试验、优化,“抬田”工程在2013年全部完工。

  10年过去了,以前乡亲们眼中的天方夜谭变成“丰收美谈”:原本要被淹没的“望天田”逐步变成“高产田”,单季稻田变成双季稻田。

  吉水县水田乡孔巷村是抬田区的核心区,“抬田”之初,这里的村民疑虑重重。为此,村干部胡祝生在2014年带头在抬田区试种了500亩水稻,晚稻亩产最多为300公斤,但3年之后晚稻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

  孔巷村种粮大户从以前不敢种到后来抢着种。村民胡小的也在抬田区种了470亩水稻,由于耕地旱能灌、涝能排,即使去年发生特大旱灾,他种植的晚稻亩产最高仍达到700公斤,纯赚36万元。今年,胡小的也迎来丰收,双季稻产量亩均达到1150公斤,卖湿谷子就卖了110多万元。

  “由于‘抬田’,耕作层比原来厚了1倍,改善了土壤的水、气状况,对水稻生长有利,因此部分抬田区的产量甚至比非抬田区的产量还要高。”胡小的说,原以为抬田区种不了粮食,没想到“抬田”让耕地得到永续利用,为农户扎紧了“钱袋子”。

  增产增收超出了预期目标。原来的试验表明,“抬田”工程完成后,年产量可达1790万公斤。而如今根据吉安市相关部门测算,按“抬田”双季亩产年均900公斤计算,10年粮食总产量达33750万公斤,能解决库区原本要外迁的3万人近3年的口粮。

  “抬田造田”,一“抬”多赢。“抬田”工程减少淹没耕地6.82万亩,减少受淹人口7.85万人,减少外迁移民3万人,减少移民搬迁安置补偿和建设投资20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