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农村合作经济 日期:20231014
荒山上种出“金银”致富链 纺织产业旺 民富干劲足 “旅易贷”“贷”来及时雨 普及农户贷款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金融活水惠三农 乡村振兴绘新景 千里送“贷” 用心用情服务乡村振兴 村民变股东 统种促共富 “跨村联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 “小橘灯”点亮家门口就业梦
  007版:农村合作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荒山上种出“金银”致富链
· 纺织产业旺 民富干劲足
· “旅易贷”“贷”来及时雨
· 普及农户贷款 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 金融活水惠三农 乡村振兴绘新景
· 千里送“贷” 用心用情服务乡村振兴
· 村民变股东 统种促共富
· “跨村联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增长
· “小橘灯”点亮家门口就业梦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海化隆县

村民变股东 统种促共富

李永兰 李玉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镇长,什么是‘统种共富’?它和传统的土地承包经营模式有什么区别?”

  “按字面意思,就是统一种植,共同富裕,但区别就在于种植和经营方式不同,老百姓的收入比以前更多了。”面对记者的疑问,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镇长马建国回答。

  今年,化隆县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率先在巴燕镇创新推行“党建引领、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通过前期调研、宣传引导等方式,促使农村“小田并大田”,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沿着巴吉段公路,不到15分钟的时间便到了金家庄村,牛羊在草地上撒着欢,孩童们追逐嬉闹,老年人围坐聊天……一幅悠闲自得的生活画卷跃然眼前。

  金家庄村是巴燕镇的一个纯回族村,现有耕地面积1800余亩。村民冶金录家有6亩耕地,常年种植马铃薯、油菜籽,今年秋收后,冶金录就要把自家的土地全权交给村里。“听村党支部书记说,到时候我啥也不用管,就等着在家收钱。”冶金录一边在地里弯着腰除草,一边喃喃自语。

  从刚开始的“单打独斗”到土地流转,再到种植大户创收,在前三个发展阶段中,尽管土地面积有所扩展、种植效益逐年增长,但在土地流转后,有的农户在土地上的收入仍旧比较低。时下的“统种共富”,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统种共富”土地合作经营模式是指由村党支部领办,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与农户达成协议,将土地归于集体经营,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方式成为合作社成员,经营方式由基层党组织掌握,土地经营所获收益大部分由全体村民按比例分红。同时,合作社提留部分收益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

  “我入股了7亩土地,协议书上写得很清楚,一亩地保底金60元,每年土地收益的70%给我。”村民韩俊德说。

  “当然,为了确保耕地不‘变味’,协议中明确土地性质,要求管好用好入股土地,保护好地力,不得掠夺性经营,并负责保护好承包土地上的田间道路等国家和集体财产。”马建国表示。目前,巴燕镇下卧力尕村、金家庄村党支部已相继成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两村近4000多亩土地入股到集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集体化经营,在解决农户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实现了农民收益最大化。预计2024年,两村农民土地承包收益金有望同比翻一番,人均纯收入也能显著提高。

  “现在我们用田地入股公司后,家里的地有人管、有人种,再也不用担心会荒废了,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下卧力尕村村民马宏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