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1版:版名:要闻 日期:20231012
知行合一 衔接有“道” 习近平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举行有关活动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小庭院里的致富经 图片新闻
  0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知行合一 衔接有“道”
· 习近平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举行有关活动
·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谱新篇
·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 小庭院里的致富经
· 图片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0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知行合一 衔接有“道”

——贵州牢记嘱托奋力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一民 冯克 刘久锋 王小川 王岩

  遵义花茂村。

  一圈木椅静静摆放在庭院正中,保留着8年前的样子。院门的牌匾上,“红色之家”四个大字熠熠夺目。镜头再拉远些,一川烟树,十里溪山。

  2015年6月,脱贫攻坚战行至要劲儿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同老乡们围坐交谈,鼓励大家“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弹指一挥间,日月换新天。站在院前远眺,青山掩映下风吹稻浪,绿树滴翠间瓜果飘香。这片昔日“荒茅地”,已然花繁叶茂。

  毕节化屋村。

  乌江悠悠,青山耸峙。2021年春节前夕,脱贫攻坚战胜利收官在即,习近平总书记到访这个“挂”在悬崖峭壁下的山村,勉励大家继续努力奋斗,“把乡村产业发展得更好,把乡村建设得更美”。

  村中央广场大屏上,滚动播放着总书记考察时的画面,白墙黑瓦的车间内绣娘舞指如飞,借助传统苗绣为奇山秀水“景上添花”。站立山头俯瞰,乌江源百里画廊尽收眼底,特色民居依山层叠,画船徐行碧水如黛,化屋村人住进了山水画中。

  “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千多年前,“贵州”作为地名首次出现就被贴上了远荒贫瘠的标签。党的十八大之前,历经多轮扶贫,贵州的贫困率从改革开放之初高达77.3%降至26.8%,但平均每4人中仍有1个贫困人口。贫困人口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贵州,其脱贫攻坚的成色极具标杆意义,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时间节点两赴贵州的原因所在。

  历史如书,有些书页何其沉重,却又何其辉煌。8年多时间,3000多个日夜,奋斗的脚步一刻不停。2020年11月,贵州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曾经“远在要荒”的落后生,书写出彰显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答卷。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贵州被历史性地赋予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新使命。5年过渡期过半,贵州样板成色几何?衔接示范意义几许?

  500多年前,先哲王阳明谪居万山丛薄的贵州龙场,风雨交加之夜开悟知行合一之道。丰收时节,农民日报·中国农网采访组踏访黔贵大地,探“知”览“行”,力图领悟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衔接之“道”。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要加快推动工作重心转移,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贵州深悟“三个转向”的时势之变,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法,祭出“以稳为基守底线、以调为要促衔接、以增为向谋发展”的应变之策,搭建巩固期、衔接段战术体系的四梁八柱

  历史的齿轮环环相扣,发展的步履却是一山放过一山拦。

  “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全局高度,为脱贫地区做好巩固期、衔接段的工作把脉定向。

  审视梳理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和后续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贵州该从何起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接力棒,要如何交接?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在基层调研时要求,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国之大者”“民之大事”来抓,以更实举措巩固住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以更大力度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谱写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切实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后发追赶者,做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典型实践者,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探索者。

  认知是行动的先导。相较于脱贫攻坚,巩固衔接段的工作大有不同。“知”得清晰、“知”得准确,才能为有效衔接之“行”配齐指路灯、导航仪。

  “从全国层面看,巩固衔接段的工作对象、目标任务和举措打法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张集智说,对象从贫困人口转向所有农民,任务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转向推进“五大振兴”,举措从政府投入为主转向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作用促进发展,这就要求贵州必须根据省情农情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时与势变了,攻坚劲头绝不能变。对贵州而言,在脱贫地区中相对“贫弱”的衔接基础,决定了其在推动守底线、固成果、促衔接工作上任务最多、担子最重、压力最大。正如船到中流、人到半山,一旦有松劲歇脚的念头,既可能面临“衔接”不上的风险,脱贫成果也有可能出现不堪设想的失守。

  时与势变了,战术打法绝不能不变。以往攻坚战中所向披靡的高动员高投入高压力的打法套路,亟待转换为适应持久战要求的常态化常规化常效化的战术体系。但这种转换绝不是重起炉灶,同样要参透变与不变的辩证法:

  被脱贫攻坚实践充分证明行之有效的打法必须坚持——

  高位推动是前提。贵州在省委成立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基础上,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有效衔接,市县两级党委全部成立领导小组,组建近1万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3万多名,实现脱贫村全覆盖。

  精准施策是关键。进入衔接段,贵州出台《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将全省除云岩、南明以外的86个县(市、区)划分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重点推进县、夯实基础县三级队列,持续加大对20个夯实基础县即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倾斜支持力度。2021和2022两年共下达脱贫县可统筹整合使用的中央和省级财政涉农资金474.6亿元,其中夯实基础县占比43%。

  东西部协作是实招。2021年,贵州在从过去的东部6省7市帮扶调整为广东省6市帮扶的基础上,更加聚焦深化东西部协作。截至目前,粤黔双方围绕“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总部+贵州基地”“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4+”经济合作模式,以协作共建产业园区为平台,创新开展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协作共建产业园区99个,协作推动新增投资企业1598个(次),到位投资653.83亿元,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成为东西部合作共赢发展的典范。

  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完成有效衔接的历史性任务,考验着贵州的应变能力。在构建衔接段政策体系的四梁八柱时,贵州上下着力念好“三字诀”——

  以“稳”为基守底线。贵州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贵州省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实施方案》,这部堪称推进有效衔接工作“民法典”的方案,再次从目标、政策、措施等方面为打造“贵州样板”规划好行军路、作战图,拉开贵州有效衔接的战幕。

  以“调”为要促衔接。衔接期的转关接榫,要在“衔前”和“接后”上多谋划、下功夫。2021年10月,贵州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明确全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基础上接续向乡村全面振兴新标的迈进。

  以“增”为向谋发展。贵州各地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做衔接段政策增项:毕节市坚持统筹兼顾、分类分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制定了《毕节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年行动方案》和5个子方案;安顺市坚持“四个强化”,把政策接续作为巩固之基,形成了西秀辣椒、平坝蔬菜、关岭牛等产业新格局;铜仁市积极打造一批示范乡镇、村和产业示范带、示范园等,重点在财政、金融、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力……

  如今衔接期过半,行走黔贵大地,能够强烈感受到“巩固衔接”一揽子应变之策的初步战果:

  2022年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2万元,同比增速超过15%,高于全国和本省平均水平;

  十二大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辣椒、李子、刺梨、蓝莓种植面积全国第一,茶叶、蔬菜、食用菌、火龙果等产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在国家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中,贵州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和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均为“好”,多条衔接段工作经验得到肯定推广……

  仍是这方河谷深切、沟壑纵横的土地,再次迸发出动人心魄的勃勃力量。

  

  “瞻前顾后”的方法论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面对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两个全国之最的省情,贵州的施策机窍既“瞻前”又“顾后”,在心向振兴固成果的同时严防返贫守底线,做好脱贫攻坚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奋力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样板

  在人类历史上,百万级人口规模的大迁徙,几乎都与疾病、灾荒或战争有关,贵州则有不同。贵州史上有“三迁”:第一次是明朝“调北填南”,第二次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三线”建设,第三次就是脱贫攻坚中的易地扶贫搬迁。

  贵州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2015年,贵州打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头一炮”,这也成为贵州最具标志意义的脱贫攻坚“头号工程”。

  短短几年时间,这场“挪穷窝”“拔穷根”的治本之战,战出了“贵州奇迹”,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省级样板”: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全国搬了1000万人,贵州就搬了192万人,约占全国的1/5;

  脱贫人数全国最多——贵州脱贫人口923万,约占全国1/10,世界上有138个国家的人口数都达不到这一数字。

  已发之意赖以收成,未发之意赖以开启,这正是所谓转关接缝的机窍所在。壮阔大搬迁、一步跨千年固然令人心潮澎湃,然而,如果脱贫攻坚的已有战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前功尽弃”不说,何谈接续振兴?如何在“瞻前”的基础上提出“顾后”之策,才是对贵州衔接段工作的真正考验。

  “我们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赋予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的战略机遇,不硬搞‘急刹车’,不急于‘换赛道’,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全力打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三个样板’。”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吴坦说。

  从深山的破瓦房搬迁到兴义市栗坪社区的现代化住宅,76岁的王大恒曾经打过好几次“退堂鼓”:城里没地种能干啥?水费电费付不起咋办?邻居都不认识咋过?

  如今,从“山头”到“城区”的王大恒已彻底没有这些忧虑:不用种地每月也能领到养老补贴,困难家庭水电费减免,村里的老人们集中居住后,大家一起摆龙门阵的时间比以前还多。

  王大恒的“福气”,建立在贵州对脱贫人群的“全天候”关注之上。从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日起,贵州全面启动实施重点人群动态监测帮扶,强化“精准监测、精准帮扶、精准消除风险”,加强防止返贫监测线和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线两线衔接,做到同步开展入户核查收入、同步开展乡镇审核、同步开展县级确认,确保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7300元,这是今年贵州防止返贫监测“红线”。受各种原因影响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或“3+1”(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出现突出问题,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的,就会及时地被纳入进来。

  为加强监测帮扶,贵州开发上线“贵州防贫申报”小程序,打通公安、医疗等13家部门的数据,帮助群众自主申报、干部入户走访、部门数据比对,返贫风险消除率达67.4%;为兜牢救助底线,农村低保标准连年大幅提高,年均增幅接近16%;在国家评估中,贵州在“四个不摘”政策落实、责任落实方面保持零问题……

  天衣无缝者,在于其针线密。“要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在脱贫攻坚战即将胜利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已经为做好衔接段工作点明了路径。

  牢记总书记嘱托,贵州持续对“3+1”保障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情况进行全面排查,不断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建设,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在贵州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街道,记者以家庭为观察场景窥见到贵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针脚之细密。

  幼有所育,全家省心——从幸福社区到区第三幼儿园,走路不到5分钟,迎面走来的小朋友懂礼貌、讲卫生。“之前他们很胆怯的,但是入学后慢慢就自信很多。”副园长周开琴介绍,这是一所专为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服务的幼儿园,办学条件比很多大城市都好得多。

  老有所养,后顾无忧——行至柏杨林长幼日间托养照料中心,在门口碰到了刚“下课”的钱德福和赵淑全,老两口70多岁,穿着讲究、声音洪亮,在这里新学了90多首歌,还可以在附近的“长者食堂”免费吃饭。安置点有5支文艺宣传队伍,新市民们跳苗舞、学唱戏,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精准就业,幸福稳稳——走在柏杨林街市上,临街一排“就业帮扶车间”,帮助不少搬出大山的群众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方圆3公里内,社区开发有物业、保洁、管理员岗位;方圆5公里内,街道配建有扶贫产业园,种蔬菜、育种苗、做箱包,生产没有淡季,来了就有活干;方圆10公里内,通过“毕节零工市场”App,有一技之长的人可线上抢单,工资日结。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住’的问题,让搬迁群众充分就业才是关键。”柏杨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居晓娟作为第一批到安置点工作的干部,亲身感受到这4年多的变化,“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从大山里来到这儿,除了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能融入城市生活,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晒着太阳等小康’到现在充满了自力更生的精气神。”

  从安置到安居再到安心,类似的故事,不仅仅在贵州949个集中安置点,更是在923万脱贫群众中间真实发生着:

  截至目前,贵州全面完成全省46万余套安置住房不动产权登记和发放工作,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充分发挥安置区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职能,全省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已就业41.2万户95.31万人,占搬迁劳动力总数的95.79%;通过引入公司与合作社打造高端民宿,不仅保护了传统村落,还增加了搬迁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易地扶贫搬迁村振兴新路。

  

  接续振兴的优势论

  

  ——“‘五个振兴’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要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还要强调精准、因地制宜,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贵州坚持系统观、秉持优势论,以“山水观”为指引,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以“四在农家”这一贵州版“千万工程”为载体,努力打造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样板

  地球记忆博物馆、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中国最大的喀斯特地貌成片分布区……曾几何时,山水峰峦带给贵州更多的是积贫积弱。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省情,以及5000亩以上连片坝区仅占全省耕地面积2.3%的现实,贵州的乡村振兴该向何处寻路?

  “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山水观”,切中贵州乡村振兴之肯綮。思路一转,山高水远反而成了贵州实现弯道超车最大的优势,生态振兴也就成了贵州乡村全面振兴提纲挈领的切入口。

  玉屏县郭家湾村,千亩稻田沿着山坡呈阶梯式连片分布,阳光下微风吹拂,稻浪泛起涟漪。

  得益于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郭家湾产出的稻米口感清香、色若润玉,早在乾隆年间就被钦定为“贡米”,迄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可贡米名气虽大,却难以成产业、富农民,市场价值始终有些名不副实。

  为破解产业薄弱这一难题,近年来郭家湾村采取“党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引进龙头企业负责收购合作社和农户生产的稻谷,再统一包装、销售,将贡米品牌一步步推向市场。

  “我们的大米越来越受欢迎,今年最低收购价也有5元,根本不愁销路。”郭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家文称,伴随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郭家湾贡米已远销苏州、东莞等地,曾经的“糊口粮”早已成为村民的“致富粮”。

  山水之贵,正在于生态优势可转化为产业优势。立足于耕地资源短缺和山多林广的现实,贵州提出了人均利用一亩林地,再造一个农业增长极的战略部署,力求将曾经桎梏农业发展的瓶颈,转化为弯道赶超的有效路径。

  “一袋粮食吃饱饭,一袋刺梨奔小康。”9月4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曾经藏身大山无人问津的“山野果”,以它独特的“酸甜口味”和“刺猬造型”与全世界遇见。远在几千里外的七星关区西冲社区,漫山遍野的刺梨采收正忙。81岁的村民李德华刚收到刺梨销售款,拿着厚厚几沓钞票,他开怀笑言:“5000多斤刺梨鲜果卖了两万多元,今年又是丰收年!”

  茶海扬绿波,富美两相宜。江口县贵茶产业园被誉为“世界抹茶超级工厂”,4条抹茶生产线年生产量达1000吨。“贵州95%以上的碾茶都将送到这里,经过500多项安全指标检测之后进行精深加工。”铜仁市市长穆嵘坤谈起这个产业如数家珍,“贵州并不缺茶,但我们灵敏地转换赛道,借助当地的优质水源和土地,改种适合做碾茶的品种,通过标准化管理,基地每亩可产1300斤茶青,一片叶子沿着‘一带一路’香飘海内外。”

  好山好水育好药。镇远县羊场村,秋高气爽,山幽林深。在水口坪组的天麻种植基地里,20多位村民正忙着采收天麻,挖出土的新鲜天麻即刻便被手机那头看直播的网友预订一空。羊场村人雷莲珍一家三口都在这片天麻地里干活,一年务工收入超10万元。目前镇远县已建成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带,累计种植天麻2.43万亩,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行走高山密林,石头缝里撒玉米种子的艰辛记忆犹在,但兴仁薏仁米、遵义朝天椒、镇宁蜂糖李等一批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的特色产业已落笔黔贵大地,合力绘出山地特色农业的“土特产”图谱,优势产业风生水起。

  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就是要以脱贫攻坚阶段扶持的特色产业为基础,补链、延链、强链。贵州以上率下,针对特色优势产业建立12个发展领导小组,12位省领导分别领衔,从种养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今,一批食品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创新探索出一条条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优质黔货走出乡村、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

  二十年前,之江大地启动了影响深远的“千万工程”,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千里之外,贵州面对农民群众“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热切愿望,在乌江两岸探索开启“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2023年,时逢“千万工程”开展二十周年之际,贵州不断丰富乡村建设内涵,提出打造“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升级版。“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这个贵州版的“千万工程”,从遵义市余庆县出发,在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的战略目标指引下,带着“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气神,走上了新的长征路。

  梵净山脚下,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寨沙侗寨大门,各类木质建筑错落布局、玲珑雅致,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美不可言。“创建‘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升级版,铜仁的抓手就是特色小寨。我们在建设中不搞大拆大建,在保护好原有村庄风貌基础上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把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协同起来推进。”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表示,乡村振兴必须因地制宜、每村一策,通过挖掘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等内涵,突出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特色。如今,特色小寨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从零零散散“小风景”到串连成珠“长画卷”,铜仁正绽放出生态新城的非凡魅力。

  生态宜居型、特色产业型、传统村落型、民族文化型、乡村旅游型……一批特色小寨正精心雕琢着黔贵村庄的独特风貌,随着人居环境的改造升级,农田院落、乡风民俗、乡土文化、生产生活也正在变成消费潜力巨大的产品。

  台江县红阳村,大山深处生机浓。海拔近2000米的南宫山麓,近百栋苗族吊脚楼散落其间。作为古老的苗族村寨,红阳村通过成立村级运营平台,开始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拦门酒、芦笙踩鼓、篝火晚会、长桌宴……越来越多赶赴贵州山水之约的游客被热闹吸引,被“乡颜”震撼,被文化打动。在体验过黔东南州村BA、村超的“超级星期六”之后,千年苗寨的烟火气,成为万千游客追寻的诗和远方。数据显示,村超比赛期间,仅榕江县就累计吸引游客338.42万人次,暑期火车票连日售罄,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34亿元。

  由落子布局到精耕细作,从单项突进到多面开花,贵州以产业兴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渐成蔚然之势。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贵州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发生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顺利找到存量变流量、流量变效益的“农文旅体商”一体化乡村振兴路径。

  富有特色、蕴藉乡愁的黔山贵水,通过“山水观”的指引顺利转化为振兴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贵州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引动内力的实践论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贵州通过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固本强基铸魂魄,“七抓七促”激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挖掘激发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内驱动力,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振兴”再到“我来振兴”的转变,聚力打造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样板

  “各位父老乡亲:为了让我村的村BA文化能够更好地延续……两次村民大会就如何修缮、谁来修缮进行了详细讨论。”“严禁资本介入和恶意炒作,村BA球场的建设、打造需由村民统一表决商定。”

  这两句话,分别是台江县台盘村村委会在两次村民大会后公布的《台盘村BA修缮工作公告》的开头和结尾,鲜明地表达了村民对村BA火了之后下一步怎么办的态度。用驻村第一书记张德的话来说,最重要的是不管做出任何决策,都由村民拍板说了算。

  媒体曾以“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来定位村BA,其实,从村BA的火爆出圈到火了之后的冷静谋划,这种对于农民创造性的充分激发和农民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同样可以窥探贵州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精神的一以贯之。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就一定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的基层工作箴言。

  乡村振兴为了谁、谁说了算、依靠谁、怎么干?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尤其是当地农民。但知易行难,要真正改变过去政府在抓、农民在看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痼疾,谈何容易?而将知行合一铭刻进骨子里的贵州,迎难而上探索出一条由党建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衔接之路。

  看看干部怎么干——

  “‘撤小村并大村’虽然减轻了行政成本,但服务半径过大、服务群众力量不足、治理模式不通用等矛盾逐渐显现;乡镇一级年轻干部虽多,但群众工作能力相对弱,亟须到村组锻炼。”仁怀市喜头镇党委书记赵儒亮表示。去年以来,仁怀市创新实施“队伍在组成立、阵地在组建设、产业在组发展、自治在组见效”的“强组兴村”工程,以组为单元,组建1785支“强组兴村”工作队,推动干部下沉、服务提质,激活群众内生动力。

  听听基层怎么说——

  “我们村的产业发展、房屋美化、文化广场建设……都是通过‘党群直议制’模式议出来的。”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党支部书记龚光勇介绍,通过“党群直议制”,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更足。“小事不出寨,大事不出村”,临江村“党群直议制”通过直议使党员群众由“被动作主”变成“自觉作主”,实现外力拉动向内力引动的转变,发挥村党组织的主心骨作用,让村民参与,聚众人智慧,实现合力善治。

  把政府为主干的带上农民一起干,把农民自己能干的交给农民自己干。沿着这条思路,贵州通过以抓党建来强基础、聚人才、重治理、树新风、领发展、激动力、推改革的“七抓七促”,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发展集体经济、探索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建设、强化乡村治理、组织发动群众等各方面的重要作用,调动起农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哪个村没有这样一群人?黔山秀水间,一支支工作队接过脱贫攻坚的接力棒再度出征——

  “我是第一战区指挥长潘年景。”台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这样介绍自己,“台江延续了脱贫攻坚的机制,一个县领导指导一个乡镇或者街道的乡村振兴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指挥体系一杆子插到底。”

  领头雁阵从哪来?全省完成驻村干部轮换工作,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1万多人,实现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覆盖。

  人才短板怎么补?贵州通过实施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和“甲秀之光”访问学者等人才项目,探索实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农技人员、金融助理员“三员”选派机制,积极引导优秀人才返乡投身乡村振兴。

  哪个村没有几件治家的趁手“家伙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多彩贵州孕育出形形色色的乡村治理门路——

  联户长熟知民意联结民心。贵州探索创新“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治理机制,积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去年底,全省共划分“十联户”单元80.74万个,推选联户长80.74万名,利用联户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群众信赖的优势,第一时间感知民意、互帮互助、化解矛盾纠纷,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小积分积成治村“大账本”。雷山县南猛村有着与大多数脱贫村寨同样的痛点:没有人干、人不愿干。为此,南猛村探索“积分制”治理路径,制定了村民贡献度积分管理办法,设定了6类28项积分内容,通过积分超市引导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上来。从刚开始的开会准时到场、参与议题讨论,到后来关注村子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积分超市把村民的心聚到了一起,做到了“积”出荣辱感、“兑”出新风尚。

  合约食堂易旧俗树新风。为整治滥办酒席、树立文明乡风,天柱县甘溪侗寨在村党支部的组织下集体协商,共建共享共治办酒场地,约定办酒名目、桌数、成本价格、礼金数额,达成共识后写进村规民约。甘溪“合约食堂”应运而生,并很快在黔东南州乃至整个贵州得到推广。更令人惊叹的是,甘溪探索挖掘“合约食堂”模式的内涵价值和外延功能,利用“合约精神”形成“合约自治”,“合约食堂”已经变成甘溪侗寨民主议事、和谐共治的“阵地”。

  深贫地区脱贫后,仍有些村集体无钱理事,个别村干部无力带动,老问题在衔接期新阶段该如何解决?作为“三变”改革经验的诞生地,贵州的办法是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好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

  贵阳市乌当区新场镇王坝村今年筹备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发展玉米制种产业,消息一发到村民群内,在外务工的村民就纷纷要求入股。44名村民出资39万元,入股持有村混合制公司48.75%的股份,同时,推选出两名村民作为职业经理人,专职负责基地种植生产。9月,制种基地大获丰收,村里拿出利润的20.72%用于入股村民分红,村委会得到的分红则全部用于全村公益性项目。

  “时代楷模”黄大发、“改革先锋”余留芬、“当代女愚公”邓迎香等先进典型人物,之所以能够在黔贵大地不断涌现,正是源于贵州紧紧依靠农民、充分相信农民,给农民更大实惠和更多自主权,让农民在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上放开手脚大胆想、大胆干。也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真正形成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人民至上的发展观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贵州瞄准共同富裕目标,坚持兜底式保障增收、开发式促进增收“两条路径”双管齐下,以人民至上为旨归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农民群众满意的笑为目标解决好发展成果共享问题,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无缝衔接踏上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征程

  镜头回到花茂村,就在“红色之家”门口的院墙上,白底红字镌刻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留下的“金句”:“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如果乡亲们笑,这就是好政策,要坚持;如果有人哭,说明政策还要完善和调整。”

  几年前搬进六盘水市钟山区水月园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家的谢国成,说起家里的变化越说越开心:“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新农合,治病少花钱;也买了社保,每个月领几百块钱;老家的土地流转了,每年有分红,还有各种补贴。没有好的政策,就没有今天的幸福。”

  如果说脱贫攻坚致力于消除绝对贫困,主要解决贫困群众的基本生存问题,那么面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衔接段工作则要瞄准发展问题。“强化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能力,毫无疑问是衔接段各项工作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贵州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锦斌表示。

  2022年,贵州启动农民增收三年攻坚行动,政策精准对路,效果立竿见影: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3221元,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人口减少19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7元,增长6.6%。

  仔细翻看贵州农民的增收账本,愈加“多彩”,愈显厚实:

  兜底式保障稳中有升——

  从今年4月起,贵州将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每年6086元,增幅15%,首次突破6000元。重点围绕低收入群体,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一旦出现收入骤减、支出骤增,行业部门及时预警、快速反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对享受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性救助等政策的群众,应保尽保、应帮尽帮。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稳住了——

  稳岗就业依然是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今天人们提到“纳威赫”三个曾经的深贫县,不再说“去不得”,转而赞“了不得”。毕节完成全市600多万劳动力数据采集,过年返乡待就业的、脱贫人口长时间未就业的,基层干部通过平台提示就能点对点开展好就业指导。广东、浙江、福建等地有了15个毕节劳务协作工作站,广州市有了24个“山海心连之家”,外出务工的毕节人也有了“娘家”。“毕节扫码找工作”小程序运行3年来,15.07万个省内外招聘岗位“倚码可待”。

  2022年,贵州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作用,搭建完善用工信息对接平台,越来越多的“贵州技工”“黔菜师傅”“黔灵家政”“黔旅工匠”走出大山,成为高薪技术人才。通过东西部协作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35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34万人。

  农民的收入更加多元了——

  从随风摇曳的刺梨金果,到享誉全国的湄潭翠芽,从红红火火的遵义朝天椒到满口沁甜的修文猕猴桃……山还是那片山,地还是那块地,从前在土里刨食求温饱,如今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三产融合持续深化,产业优势转化为就业优势,脱贫地区产业不断做强的同时,农民也从产业链增值收益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守家就业,不再“候鸟式”外出打工,是黔西市化屋村绣娘陆木贞的新动向。“就在家门口工作,一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从脱贫群众化身职业绣工的陆木贞一边说,一边熟练地踩着缝纫机制作苗绣、蜡染制品。村BA比赛期间,大量游客成功激活乡村消费,苗族大妈推车售卖的一碗卷粉,日销售额能达到1万元。在旅游、品牌、流量、品质的多方加持下,龙里县的1斤鲜嫩豌豆尖能卖到100元,成为热销“北上广深”的抢手货。

  农民从村集体的壮大中分享到更多红利——

  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中,贵州有6个村榜上有名。以“亿元村”为代表,越来越多的黔贵乡村在提升发展条件和发展能力上跑出“加速度”:

  田冲村的优质稻米加工厂里,村民依靠加工打开发展之路;周寨村的红薯粉加工生产线上,特色食品“接二连三”创造更大的价值;二官村和高田村相继建成的“金菜园”,吸引外出能人返乡种菜,产品畅销南方各大城市;田坝社区在“茶海之心”发展茶旅产业,让荒山变茶园,让绿叶变“金叶”;平滩村的一根猕猴桃藤,“牵挂”出满坡满园的丰收之果……

  走进台江县养汪村的高密度养殖鱼池基地,不时可见鱼儿冲出水面惊起片片涟漪,村民正忙着起鱼、称重、打氧、装车,一幅山清水秀、水美鱼肥的景象。今年以来,养汪村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与水产企业达成协议共同发展高密度养鱼,村集体经济年收入有望突破30万元。

  大河有水小河满。今年,台江县全面实施百万村集体经济工程,创新组建全民性集体所有制的“村级乡村振兴公司”,选优配强公司管理班子,优先推荐“50%归村集体、30%归全体村民、20%归公司管理者”的利润分配比例,开创盘活“三资”型、发展产业型、居间服务型等模式。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近1700万元,同比增加107%,温泉村、红光村、巫梭村先后成长为百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

  伴随着2022年贵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4.8%的增长,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家用汽车也增长到26.24辆。贵州的实践再次证明,当亿万农民的荷包愈加饱满,广袤乡村的消费潜力就会被充分激活,将会释放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能。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这就是贵州,有着山一样的脊梁;这就是贵州,有着水一般的坚韧。从“扶贫开发示范区”到“巩固衔接样板区”,从啃下脱贫攻坚最硬的骨头到贡献有效衔接可鉴的经验,贵州上下同心、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奋楫破浪,定不负总书记嘱托!

  

  

  知行合一 衔接有“道”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