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以北,燕山脚下,有一个环境优雅、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村庄——天津蓟州区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近年来,小穿芳峪村通过整村规划,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全年接待游客6万多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2020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自明清时起,小穿芳峪村就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不少官员和文人隐士在这里修建园林、怀古怡情、耕读劳作,留下了大量历史文化遗珍。有山、有水、有文化,这是我们村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小穿芳峪村“90后”党支部副书记郝杨杰说。2013年,村里开始实施旅游精品村项目建设,发展具有园林风格和北方民居特色的四合院民宿。同时,村集体还成立了井田庐景区管理中心,打造小穿乡野公园、11栋房车基地及4栋陕北窑洞,还有1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湖,并探索乡村旅游集体经营模式,推行“包院”的民宿经营方式,目前全村已建成精品民宿26户。“用市场理念管理乡村,才能实现村民的共同富裕。”这是小穿芳峪村党支部书记孟凡全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小穿芳峪村立村既久,有关历史掌故、风物传说、逸闻故事很多。2016年,小穿芳峪村联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对村庄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深入挖掘,编纂出版了百万字的《小穿芳峪文库》。2017年以来,当地对乡村古旧文化遗存进行集中保护,通过各种创意体验项目把本乡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活化形式呈现出来。同年,小穿芳峪村开始承办三农发展高端智库论坛——“小穿论坛”,将现代文明传播与传统文化传承相融合,使得乡土文脉挖掘保护利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在小穿芳峪村的老街口有一张全家福,这幅定格近300名村民笑脸的图景,折射出小穿芳峪村乡村振兴的新进展。如今,这个如同从诗中走出的桃源胜地,正合了清代举人王晋之在《家山吟》中对它的生动描述——蓟州古渔阳,素号山水乡。东北三十里,有峪曰穿芳……秦时桃花源,晋时辋川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