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30912
大理“母亲湖”的生态变迁 “宽早优+N”植棉模式让棉花绿色增效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举办 技术创新推进黄河“几”字弯盐碱地改造利用 这里种出了“中医苹果” 技术创新促进乡村清洁能源使用 确保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落实到位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大理“母亲湖”的生态变迁
· “宽早优+N”植棉模式让棉花绿色增效
·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举办
· 技术创新推进黄河“几”字弯盐碱地改造利用
· 这里种出了“中医苹果”
· 技术创新促进乡村清洁能源使用
· 确保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落实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湖南醴陵

确保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落实到位

邓立平

  “今年粪肥收集处理了多少?”“技术运用如何?”近日,在湖南省醴陵市李畋镇洪源村泰河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醴陵市耕地质量与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李江林和同事一起,正在检查合作社绿色种养循环技术应用情况。

  今年,醴陵市在全市示范推广10万亩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该市精心遴选了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并确定了技术服务组,从粪肥收集、运输、处理和还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推动技术落实到位,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检查组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和抽查农户等形式,全面了解台账建立、监测点和示范片建设、宣传培训、长效机制创建、实施效果及农户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并量分打分。

  “今年合作社的3510亩果园没施过化肥,施的全部都是粪肥,黄桃产量比去年高了10%,而且口味更好了,上海、广州和杭州等地的销量比去年多了1万多公斤!”合作社负责人曾宪兵激动地说,合作社计划在当地1.4万多亩水稻和果树种植区进行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合作社共收集处理粪污8660吨,通过发酵处理后,粪肥还田面积达到7300亩,既为养猪户解决了粪污处理的难题,又为改良土壤肥力、提升农产品品质助力。

  “在合作社指导下,我的早稻丰收了!”当地种植大户杨如彬对绿色种养循环技术非常满意,他希望合作社明年继续提供技术支持。

  “堆肥场的环境卫生还有待加强,档案资料还要进一步完善。”检查组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指导意见,并提出建议,绿色种养循环技术既要保证推广进度,更要保证服务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