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7版:版名:绿色生态 日期:20230912
大理“母亲湖”的生态变迁 “宽早优+N”植棉模式让棉花绿色增效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举办 技术创新推进黄河“几”字弯盐碱地改造利用 这里种出了“中医苹果” 技术创新促进乡村清洁能源使用 确保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落实到位
  007版:绿色生态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大理“母亲湖”的生态变迁
· “宽早优+N”植棉模式让棉花绿色增效
· 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紫茎泽兰现场灭除活动在贵州举办
· 技术创新推进黄河“几”字弯盐碱地改造利用
· 这里种出了“中医苹果”
· 技术创新促进乡村清洁能源使用
· 确保绿色种养循环技术落实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9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宽早优+N”植棉模式让棉花绿色增效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颖

  9月7日,棉花绿色高产高效技术集成暨“宽早优+N”综合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青年农场召开。经过专家对阿克苏市空台里克农场650亩和温宿县青年农场158亩“宽早优+N”综合植棉技术高产示范田及其相邻“矮密早”地块现场测产,“宽早优+N”示范田块较“矮密早”对照田块增产约10%。

  “宽早优”植棉技术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简称中棉所)棉花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高品质棉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联合新疆相关科研力量,经过10余年潜心研究,适用于西北内陆棉区中高产地块的植棉模式。

  阿克苏地区农技推广中心推广站主任戴路介绍说,近几年的示范推广发现,“宽早优”植棉技术较“矮密早”植棉模式优势明显,收益提升,越来越多的棉农愿意采用该技术。棉花栽培专家宋美珍指出,“宽早优”植棉模式是在继承、创新和发展传统“矮密早”植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的机采棉栽培新模式,具有“四大优势”,即“增温增光、减肥减药、增产增效、绿色提质”。

  示范地负责人张金海分享了“宽早优”植棉技术的种植体验:“宽早优”植棉技术降低了田间植株密度,使棉花个体优势更好地表现了出来,与“矮密早”植棉模式相比,单株结铃数由原来的7至8个增加到了11至12个,同时便于管理。

  中棉所副所长、棉花绿色增产增效创新团队首席张西岭介绍,“宽早优+N”综合技术是“宽早优”植棉模式与棉花品种、绿色防控技术、全生物降解膜等系列植棉技术的有机结合,是为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打出的一套组合拳,希望“宽早优+N”综合技术能更好服务棉农,服务新疆棉花产业。

  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种业发展中心党支部书记贺建表示,“宽早优+N”综合技术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相关专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很多基础性研究,通过将模式、品种、化控等有机结合,提高了棉花产量与品质,将进一步提高棉农的植棉效益。

  中棉所副所长马雄风表示,近十多年来,“宽早优”植棉技术在新疆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希望“宽早优+N”综合技术越来越完善,在棉花提质、增产、节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据介绍,为实现“宽早优”植棉模式“良种+良法”配套,共同提升新疆棉花高质量发展,“宽早优”棉花研究推广中心在新疆中棉种业有限公司成立。截至目前,“宽早优”植棉技术已累计示范推广4117万亩,新增植棉效益224.4亿元。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