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30826
对样品制备实验室开展检查 高标田让种地变轻松 “建管用”并举 稳粮有底气 布局按实际来 需求听群众的 内蒙古突泉县:发展智能灌溉 拧紧“水龙头” “水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生态打底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投放惠农贷款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三个坚持”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对样品制备实验室开展检查
· 高标田让种地变轻松
· “建管用”并举 稳粮有底气
· 布局按实际来 需求听群众的
· 内蒙古突泉县:发展智能灌溉 拧紧“水龙头”
· “水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 生态打底绘就美丽乡村画卷
· 投放惠农贷款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 “三个坚持”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8月2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

高标田让种地变轻松

马光仁

  眼下,地处黄河边的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归德街道德汇家庭农场种植的3000亩玉米进入生长关键期。农场负责人张有国说,他确实尝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甜头,经营的3000多亩农田这两年小麦亩产都在600公斤以上,2022年玉米亩产突破650公斤,2022年种粮收入达300万元。

  归德街道是当地粮食生产大镇,依托土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一主线,因势利导建设高标准农田。截至2022年,归德街道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2023年计划开工建设2.5万亩高标准农田,总投资5925万元,辐射归德街道的33个村庄,将新打机井189眼,配套机井133眼,埋设地下管道94公里,修建硬化田间道路15公里,增设变压器37台,埋设地下电缆96公里。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归德街道“把井搬到了地头上”,农田中全部埋设地下管道,每间隔50米设一个出水口。只要井房这边一刷卡,大田那边多个出水口涌水浇地,节水、节电、节地、省工、省钱。地上土明渠已退出耕地,仅此项归德街道可腾出土地800多亩。张有国说:“5天浇一遍,跟半个月浇一遍,效果完全不一样,两个字——及时。”

  高标准农田的建成,顺应新农机、新技术不断升级、推广的需求,耕种收整个链条都轻松起来,成本还降了一大截。全村统一用无人机喷防,一亩地又能省下几十元。到了收割季节,联合收割机施展威力,户均“过麦”仅需3天。

  2019年,翟庄村农户肖召民流转了1000亩地,种上了玉米和红薯。他坦言,就是看上了这里集中连片、旱能灌、涝能排的土地条件。规模化种植后,庄稼种植收割全程机械化,也就在收割的时候雇佣两三个人,平时用工很少,人力成本直接降低。就这样,不用精打细算,一年下来也能收入50多万元。以往村民间流转土地每亩才100—300元,现在归德街道的土地多以每亩800—1200元的价格流转给种粮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归德街道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灌溉节水化,“大灾小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稳产高产”变为现实。通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改善了归德街道农业生产和设施条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归德街道已有8万亩土地实现了“吨粮田”。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