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3版:版名:综合新闻 日期:20230809
产粮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布 全国第三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三轮驱动”让乡村人才“百花齐放” 河北尚义县:举办“赛羊会”主题文化旅游节 走进茶山 青春绽放 “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
  0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产粮大县迈向农业强县
·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布
· 全国第三届中药材(蒙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
· “三轮驱动”让乡村人才“百花齐放”
· 河北尚义县:举办“赛羊会”主题文化旅游节
· 走进茶山 青春绽放
· “菜篮子”成为百姓的“钱袋子”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8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贵州丹寨县:

走进茶山 青春绽放

向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近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的茶园里,常常活跃着一群年轻人的身影,围绕茶园病虫害防治进行现场指导。这群年轻人,正是来自贵州茶园基地绿色高效管理示范推广团队的成员。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今年以来,为了探索出茶园节本增效的新路子,贵州省茶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农技人员肖一璇按照贵州省2023年激励农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工作行动要求,组建了一支由省、州、县三级农技人员17人组成的茶园基地绿色高效管理示范推广团队。

  “团队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茶园存在的问题组建了一支涉及茶树修剪、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的团队,服务当地的500亩茶园、辐射周边茶园3000亩,能为当地茶园提供一条龙服务。”肖一璇介绍。自今年4月以来,为守好贵州“干净茶”的底线,团队自费购买了5000多元的白三叶草、紫苏等开展生物防控,降低杂草生长及病虫害发生频率,提高茶园茶青产量。同时,为切实提升当地茶产业专业技能,团队围绕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科学管理等内容对丹寨县茶叶企业、茶叶种植大户等开展茶叶技术现场培训。

  “在这帮年轻人的技术指导下,今年茶园病虫害发生频率明显降低,茶树长得好、茶芽发得多。”丹寨县华阳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梅说。

  跑茶山、送技术是这支“80后”“90后”团队的日常,在服务好产业前端的同时,年轻一代也积极探索创新,助力贵州茶产业打造新的记忆符号。

  都匀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都匀也恰是周潇潇的家乡,她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事茶产业工作11年,如何提高都匀毛尖品牌知晓度,推动黔茶出山,带动更多茶农增收致富,是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随着新茶饮的蓬勃发展,年轻人接触茶的途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而年轻人无论是从消费能力还是传播能力上都对新茶饮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何不从新茶饮入手积极宣传推广都匀毛尖茶。”周潇潇说。年轻人——成了周潇潇破题的关键词。

  有了想法,周潇潇迅速行动,她开始了都匀毛尖新中式茶饮的研发,成功制作出“一抹丹青”茶调饮作品,该作品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首届全国调饮师职业技能竞赛贵州省选拔赛中荣获三等奖。

  “贵州绿茶”品牌授权用标企业近300家,茶叶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带动170多个茶叶基地茶农增收,农业品牌建设正在发挥助农增收关键作用。农业品牌一头联系着市场,一头联系着农户。“农业品牌建设就是要让更多农户共享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更多收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品牌专班办公室冯文武和崔旭东正在研究品牌推广亮点,“西班牙方面对冷泡茶有浓厚的兴趣,如果能推广成功,便会有可观的品牌溢价;驻斯里兰卡的中资机构,也通过推荐决定采购‘遵义红’。”

  “产业发展不仅仅是要把产品做好,也要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品牌价值。”这是贵州省产业致富带头人“头雁”项目学员蔡娇的最新感悟。作为一名“茶二代”,蔡娇所从事的领域不是大家一般认知中的绿茶、红茶,而是极具仪式感的“乌撒烤茶”。

  前段时间红遍网络的“围炉煮茶”让蔡娇对如何发展“乌撒烤茶”有了新的认识,她认为,过去大家喝茶是为了解渴、提神,但现在要让大家养成喝茶的习惯,更多要从营造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

  2005年,距今3000多年历史的威宁鸡公山汉墓群文化遗址出土了3只烤茶罐,经考古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陶器和当今的烤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目前“乌撒烤茶”已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蔡娇等正着手参与“乌撒烤茶”的省级非遗申报,“传统的东西也可以很潮。”她希望通过努力,让家乡多一张新的名片。

  在贵州,还有很多投身茶产业的年轻人,他们自觉扛起茶产业振兴的使命担当,将论文写在茶山上,将青春融入产业中,为推动贵州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