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丁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岳海兴)8月1日以来,黑龙江省尚志市按照“雨情就是命令、一线就是岗位”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密切跟踪研判形势,认真开展隐患排查,强化重点部位防范,提前组织人员避险转移,落实各项措施,全面自救。
截至8月5日14时,尚志市域内中小河流水位缓慢持续回落;全市58座小型水库中,50座在汛限水位以下运行,8座在超汛限水位运行,正在加紧泄洪,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本轮强降雨造成全市17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截至8月5日10时,全市受灾人口50495人,其中提前转移安置1895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2575.88公顷(减产1成以上),其中成灾面积28288.05公顷(减产3成以上),绝收面积11316.25公顷(减产8成以上)。强降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0653.11万元,其中农业牧业经济损失49497.59万元、基础设施经济损失21155.52万元。
自8月2日0时起,全市实行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五停”措施。各级责任人坚守岗位,做好各项防范工作,特别是水库、中小河流流域性洪水、城区内涝、山洪泥石流、危房泥草房及险桥险路等重点部位的防范工作,包村干部全部下屯,及时通知村民雨情,组织人员安排撤离。坚持“逐村核对、不漏一户,反复搜寻、不漏一人”的原则,采取向导引路、分片搜救、编组协作、接力转移等方式转移安置群众。提前预判蚂蚁河水情,将河流两岸附近所有平房及居民楼1层2层群众紧急转移避险,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在防汛工作中,尚志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组成106支党员冲锋队,7800余名机关干部、1000余名村(社区)“两委”成员、6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00余名网格员和民兵24小时坚守在防汛一线,用硬核担当挺起了防汛救灾的坚强脊梁。
8月5日,全市雨情趋于平稳,尚志市立即成立“8·2”强降雨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灾后重建工作。进一步加大受灾区域水样检测频次和范围,特别是将集中供水水源作为重点,切实把好受灾群众饮水安全关。科学选址,有序处置灾后垃圾、污泥,同步开展消毒防疫、牲畜疫病排查工作,对畜禽尸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启动灾情精准统计工作,对受灾房屋、道路、桥涵进行安全鉴定,重点对抢修部位及薄弱环节隐患进行排查,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加快项目谋划包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全力推进水毁道路、桥涵、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修复建设,尽快恢复正常秩序。逐户核清受灾农户、企业情况,建立工作台账,“一对一”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组织农户及时开展生产自救,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做好受灾群众生活保障工作,特别是做好因灾易返贫群众的帮扶救助工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帮助群众早日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