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诸暨市同山镇立足特色产业基础及乡村文化资源优势,通过枇杷生态产业园建设,全力推动乡村产业从一产向三产延伸,走出一条“生态+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的农业产业化道路。
同山镇作为诸暨著名的“枇杷之乡”,枇杷种植面积达3600余亩,并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山烧酿造技艺、棕编技艺和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凳龙、毛笔制作技艺。近年来,该镇通过实施“千村整治、万村示范”工程,成功创建绿剑村浙江省级“最美田园”、布谷湖“美丽河湖”、丽坞底村“美丽庭院”等多种美丽“综合载体”。
为通过“枇杷+”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同山镇以枇杷生态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以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为宗旨,一方面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枇杷优新品种进行示范推广,另一方面引导激励果农果企改进管护措施,推动种植提质增效,并多次举办水果文化节,集中展示推介当地优质枇杷,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打响地域品牌。
同时,园区不断拓宽枇杷销售渠道,融入“互联网+”发展理念,引进电子商务企业,把每年水果文化节“搬”到网上,通过直播、微商、短视频大赛等网销形式,推动枇杷线上线下销售同步进行。目前,枇杷种植大村已经发展出20多名“农民主播”,进驻多家电商企业。
在推动枇杷产销提质发展的基础上,产业园大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通过打造农耕文化馆,举办水果节、生态游等各类农事节庆活动,开发多个农业休闲项目,大力拓展农业的文旅功能。目前,园区年均接待游客量超15万人次,枇杷全产业链产值超亿元。
镇党委书记寿浙翔介绍,同山镇将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坚持强壮农业产业链条,倍增产业效益,进一步通过园区建设串珠成链,推动“小特产”向“大产业全链条”迈进,打造乡村振兴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