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农田建设 日期:20230715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复耕撂荒地 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 “巴掌田”变成“整片田” 良田变“粮仓” 小池子变大格田 生产管理上云端 乌兰察布启动旱作高标准农田共建试点 江西永丰县引水抗旱保夏灌 唐山市加快推进基本农田“升级” 助力黄河流域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可持续
  006版:农田建设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复耕撂荒地
· 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
· “巴掌田”变成“整片田”
· 良田变“粮仓”
· 小池子变大格田 生产管理上云端
· 乌兰察布启动旱作高标准农田共建试点
· 江西永丰县引水抗旱保夏灌
· 唐山市加快推进基本农田“升级”
· 助力黄河流域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可持续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7月1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湖南宁远县

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

骆力军

  “每亩减少人工、机械及化肥农药成本100多元,同时提高了产量,亩均增收200余元。”湖南省宁远县中和镇四都村粮食种植大户何肇成高兴地算了笔帐。除了良种良法配套、机械化作业,实现营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承包的耕地从普通农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实施后,农机可以直接开到稻田,机械化耕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何肇成说。

  近年来,该县立足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创新“高标准农田+”模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紧密结合,催生了多种经营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建后管护机制,形成了建后管护有主体、有人员、有资金、有标准、有考核的工作格局。各村还聘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义务质量监督员,实现所有项目建设区全覆盖。为促进粮食丰产增收,引进10余家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有效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提高了粮食产量。充分发挥水稻、烤烟、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优势,提升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规模效益。大力培育多元化多领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田管理方式,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融入山、水、林、路、村,一体规划设计。着力促进“一镇一特”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大力打造宜居、宜农、农旅结合的美丽乡村,推进生态型美丽田园建设,让农田成为农民的“稳产田”“高产田”“旅游致富田”。

  目前,该县建成40万余亩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机械化率从以前不到30%提升到现在的85%以上,农田抗灾和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