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农民日报 版次:第006版:版名:养殖市场 日期:20230713
奖励资金增信贴息 生猪产业后劲十足 寻找“最美养牛人”活动在京举办 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将启动 向冬闲田要牲畜“口粮” 海南翔泰渔业获得全球首个ASC金鲳鱼网箱养殖认证 情系太行老区 助力乡村振兴 “五强组织”下活乡村旅游“一盘棋” 主动靠前化解 助民纾困解忧 力量下沉网格赋能 既办成事又慰民心
  006版:养殖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奖励资金增信贴息 生猪产业后劲十足
· 寻找“最美养牛人”活动在京举办
· 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收储将启动
· 向冬闲田要牲畜“口粮”
· 海南翔泰渔业获得全球首个ASC金鲳鱼网箱养殖认证
· 情系太行老区 助力乡村振兴
· “五强组织”下活乡村旅游“一盘棋”
· 主动靠前化解 助民纾困解忧
· 力量下沉网格赋能 既办成事又慰民心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07月1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尉氏县

奖励资金增信贴息 生猪产业后劲十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一明

  “拿到29万元的生猪养殖贷款后,我买了10头母猪,还给养殖场添了产床和定位栏。”河南省尉氏县邢庄乡鑫牧丰养殖场负责人甄国献笑着说,他2021年7月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项目办下了无抵押贷款,经过两年的发展越养越多,仅今年春天就已经出栏生猪100余头。

  “生猪养殖有‘大小年’,收入不稳定,中小养殖户向银行贷款也比较难,每次想要扩大养殖,但手里的钱却要留着买饲料、更新换代母猪等,往往忙活好几年,猪场也没什么起色。”尉氏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连江介绍说,为了破解养殖企业担保难、贷款难、融资贵等制约难题,近年来尉氏县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引入“政府增信”机制,通过实施生猪养殖“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探索融资担保贴息新模式,在解决生猪养殖企业融资难题的同时,推动了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尉氏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每年中央财政的奖励资金在800万元左右。自2007年成为国家生猪调出大县以来,尉氏县也同大多生猪调出大县一样,把奖励用于发放生猪良种补贴、新建圈舍补贴等方面。

  2020年,尉氏县农业农村局与中国农业银行尉氏县支行(以下简称县农行)签订“生猪生产发展贷款担保互助基金+生猪规模养殖场”业务模式合作协议,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调取650万元,启动实施“风险补偿基金”项目。

  据李连江介绍,风险补偿基金由县农业农村局管理,在县农行设立专户,专项用于代偿县农行在本业务模式下所发放的贷款本金、利息、罚金、复利、违约金、迟延履行债务利息等。有了风险补偿基金650万元保底,银行就能更放心地、更大范围地给生猪养殖户发放贷款,极大增强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激励和融资能力。

  为让中小养殖场(户)更多更好地享受到“风险补偿基金”项目支持,该项目放宽了申报对象条件,饲养规模放宽到不低于50头,重点支持在县农业农村局备案的生猪养殖场户,其中能繁母猪养殖场(户)优先放贷,每户最高贷款额度为30万元。

  据悉,县农行在生猪养殖贷调查过程中,负责合理设置单户贷款额度,设计贷款参数、贷款模型,养殖户审核通过后凭借政府增信,就可获得无需抵押、无需担保的10万-30万元经营贷款。2022年以来,尉氏县累计为345家中小养猪场户发放贷款8827万元。通过充分发挥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为生猪产业稳健发展不断输血赋能。

  为进一步建立扶持生猪生产长效机制,降低养殖场户的融资成本,尉氏县同时研究制定了风险基金贴息办法,开展贷款贴息。县财政局和农业农村局对生猪养殖场(户)提供的营业执照、贷款合同、结息凭证、用地手续等进行审核,核实后按照县农行利息结算数额给予全额贴息。2022年以来,已发放贷款贴息补助163.3万元。

  7月初,甄国献刚刚去县农行交付了去年鑫牧丰养殖场1.1万元的贷款利息。“接下来我把利息票据交给县农业农村局就行了,按去年的经验来看,一两个星期就能收到全额的贴息补助。”甄国献说。

  “为了控制风险底线,确保资金安全,我们对政府增信模式实行风险底线控制,对该模式不良率超过3%时,会暂停‘生猪养殖贷’业务审批和发放,但实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养殖场(户)出现亏损导致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李连江说。

  目前,生猪养殖“发展风险补偿基金”项目在尉氏县运行良好,资金使用高效安全,增强了生猪产业发展后劲。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民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Copyrigh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