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香蒜为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 资料图
国家柑橘资源圃内,田间管理人员在管护金柑母树资源。 资料图
四川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及使用“甲着”制作的传统食品。 资料图
评价一份资源的价值,要跳脱当下,眼光放长远。已经规模化推广应用、技术模式成熟的地方品种固然可贵,但还有一些曾鼎盛一时的地方品种,虽然现在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但其身上携带着优异基因性状,可能在今后某个时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根孱弱的金柑树苗,来源于福建三明市尤溪县一棵150年树龄的古树,它不仅见证了尤溪金柑产业的发展历程,也承载着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及繁育人员的期待。
一份来自四川甘孜州巴塘县的“甲着”小麦,记载着藏族同胞农耕与饮食文化的历史。随着当地对“甲着”产业化开发的推进,它不仅带动着农民致富,也逐渐走出大山,将独特的营养价值奉献给更多的人。
尤溪老树金柑、巴塘四倍体小麦“甲着”、龙水梯老黄玉米……2023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涉及粮食、果树、蔬菜等不同作物类型。这些各具特色、开发前景广阔的地方品种,全部来自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的最新成果。
这些种质资源有的年代久远,有的珍稀濒危,它们既是我国农耕文明和丰富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蕴藏优异基因和优良性状的宝贵育种材料。它们从哪里来,是如何发现的,有哪些特色和价值?请听一线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者和育种专家讲述这些“奇珍异宝”背后的故事。
农业种质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也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我国地理气候环境多样,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业种质资源十分丰富。这些种子宝藏藏在田畴山林、江河湖海,等待着人们去发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先后组织过两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普查。顺应农业种质资源动态变化,2021年3月,农业农村部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性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截至2022年,资源普查工作已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农业县,新收集、移交国家库圃种质资源均已超过12万份。其中,除了大部分的农家土品种外,更有一些历史悠久的资源“活化石”。
6月的重庆,高温多雨。在位于重庆北碚区歇马镇的国家柑橘种质资源圃中,一株株苗木挺拔直立,枝叶青翠欲滴,其中的几株让资源圃负责人、西南大学柑研所品种资源及育种研究室副主任江东十分挂心,它们是2021年入圃的“新成员”——尤溪金柑。
“春夏季是周年管理中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当季高发的病虫主要危害嫩叶、新梢,对于这类嫁接繁育的苗木来说,按时打药除虫非常重要,一刻不能掉以轻心。”江东密切关注着金柑植株的生长状况。
这几根枝条来自一株150年树龄的金柑母树。由于金柑母树资源在原生地长势已经十分衰弱,这几根来之不易的枝条很有可能是古树仅剩的“火种”。
“这份资源刚刚移送到圃里时,只有几根孱弱的枝条。”江东告诉记者,在交接资源信息后,资源圃立刻采用高接换种的嫁接技术对尤溪金柑母树开展了繁育工作,从2021年入圃到现在,繁育的树苗已长至一米多高。
这几株金柑树苗有何特别之处?
“一般来说,柑橘类果树寿命只有30—40年,一颗金柑老树能够生长150多年,实属罕见。老树和现有市场品种有什么差别,搞清这些,对研究金柑资源的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该品种入圃也填补了国家柑橘资源圃在古老金柑资源收集上的空白。”这份古老珍稀资源的出现,勾起了江东强烈的好奇心和科研热情。
这棵古老的金柑资源是如何存活至今的?从发现到入圃,其间又经历了什么?
回忆起资源发现时的欣喜与繁育过程的艰辛,资源收集人、福建省农科院科研人员陈源仍有些激动。
这份资源来自我国历史上金柑生产最悠久的地区之一——尤溪县八字桥乡。当地雨水充沛,属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带,山上的红壤或黄壤富含有机质,土质疏松肥沃,是金柑最好的培养基质。尤溪金柑色泽鲜艳,果皮甘甜清香,肉质脆嫩、酸甜可口,是尤溪县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
近几十年来,在尤溪县乃至三明市当地,生产上种植的金柑树都是从3棵平均树龄超过150年的母树繁育而来。对当地果农来说,这3棵母树就相当于金柑树的“老祖宗”,即便它们自身已无法直接用于生产,但长久以来都有专人看护。
然而,随着城镇化发展,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队来到此地时,1株母树已经消失不见。“我们走访到尤溪洪牌村时,在一个70多岁老农的果园旁,发现了2棵衰败的金柑树桩。”陈源说。
随后,普查队与尤溪县农业农村局立刻对古树开展了复壮处理。采用开土阔穴、环割、施加有机肥等方式,对仅存的旧枝条复壮,经过长时间定期维护,其中1株175年树龄的母树终于抽出了新枝。
“待枝条抽出有20厘米左右的时候,我们剪下来,即刻寄到国家柑橘圃,在国家层面实行永久保存。”陈源心中的大石终于落下。
对于八字桥乡的果农来说,保护金柑母树与金柑种植同样是一份坚守。继承了祖辈衣钵、种了半辈子金柑的老伯讲起金柑,仿佛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让‘老祖宗’活下来,才能回忆起以前的老味道。”
在此次普查工作中,从被发现、养护复壮,再到入圃保存、抢救性繁育,这份传承尤溪金柑文化、见证产业发展的珍贵资源,免于绝迹。曾经大山深处“垂垂老矣”的树桩,在国家资源圃内重新焕发生机。
记者了解到,近些年来,优良品种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量地方品种或特异品种逐渐丢失,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流失尤为严重。事实上,地方品种虽不完美,却可能保留一些极具育种科研价值的优异特性。
辽宁桓仁县古城乡的野生资源白樱桃,口感优质、抗逆性强,集观花、观果、观型为一体;生长于云南迪庆州维西县的维西攀天阁老黑谷,米壳黑色,香糯可口;甘肃镇原县地方品种白砂谷,晶澄如白砂,易收易储,曾是我国北方传统小杂粮优势抗旱作物……这些各地普查收集而来稀奇罕见的地方品种,有的亟待开发,有的濒临淘汰,但在育种家眼里,它们是千金不换的珍宝。
在河南省辉县市黄水乡龙水梯村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中,几株老黄玉米让种质资源调查队员、新乡市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科研人员马俊峰如获至宝。
2021年底,新乡市农科院积极参与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由5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山区种质资源调查队深入太行山深处,开始了资源调查收集工作。
龙水梯村坐落于海拔1100多米的太行山上,这里崖高山陡,常年云雾缭绕,公共交通无法到达,是典型的传统古村落。
“由于山路陡峭,汽车动力不足,开一段儿时间机器就会过热,故障灯频频亮起,我们只好弃车,徒步爬山。”调查队员马俊峰回忆,经过几次走访调查,他们在当地一户农民的地里,发现了龙水梯老黄玉米。“当时,品种仅在这一户家中种植约1.5亩,十分珍贵。”这份玉米农家种是祖辈几代人传承而来,加工成的玉米糁黏、稠、香,是家人全年重要口粮。
“普查队员来得真是太巧了,村里正在修水库,把地占了,明年不打算再种玉米,我想着留这点儿种子没啥用,喂鸡妥了。”农户告诉记者,老黄玉米一般在谷雨节气后趁墒播种,播种时每亩一次性施入40公斤复合肥,全生育期不打药、不浇水,一般亩产700斤左右。即使生长在这样的高海拔冷凉地区,田地常年缺水,但仍能获得不错的收成。
普查中,马俊峰对屋里一堆尚未脱粒的玉米仔细辨别,确认该品种为综合种,“这是近年来在黄淮海地区首次发现的玉米综合种,非常具有科研价值。”马俊峰说,调查队像发现了宝一样,暂时将它命名为“龙水梯老黄玉米”。
回到单位后,马俊峰立马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考种登记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龙水梯老黄玉米蛋白质含量11.4%、粗脂肪含量6.1%、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71.59%,品质十分优良。
看到初步鉴定结果,从事玉米育种工作的马俊峰喜出望外。除了上交给河南省种质资源收集管理部门,他把剩余的种子全部带到海南三亚育种基地进行南繁鉴定,用于筛选优异种质。
2022年秋季,结合田间表现,马俊峰优中选优,从43个优良果穗中筛选出2个农艺性状优良、品质优、抗病性突出、抗倒性好的种质。
马俊峰说,农家种是各地种植多年的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是极有价值的育种材料。近年来,黄淮海夏玉米区极端天气频现,小斑病、茎基腐病、弯孢叶斑病、锈病等病害多发,希望能在保持高产优质的种质中,筛选出抗病、抗倒的个体,这对后期品种选育工作帮助很大。
资源收好,最终是为了用好。地方品种不仅是当地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一份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甲着”的发现,在四川当地小麦科研界中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时间回溯至2018年,在四川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普查队从甘孜州巴塘县征集到一份小麦地方品种资源。之后的田间鉴定结果引起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麦类资源研究团队的关注。
“我们发现‘甲着’包括2种类型,一种为六倍体、一种四倍体,可能是四川近几十年来收集到的唯一一份全粉质的软质四倍体地方品种,这让我们十分激动。”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杨武云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观察“甲着”的特性,团队把它种植到广汉市和郫都区调查性状,发现在两地种植的四倍体“甲着”为全粉质,为少有的全粉质的软质四倍体地方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利用价值。
“为了保护资源,我们及时联系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得知由于种植该品种的农民集体易地搬迁,当时仅有很少农户种植,已经濒临绝种。”得知消息的杨武云内心十分焦急。
普查队的发现也引起了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2020—2021年,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资金支持下,巴塘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在巴塘建立了15亩“甲着”种质资源保护圃。
据当地人介绍,“甲着”为藏文,“甲”的意思为100,“着”为小麦,该品种因每穗有100粒种子而得名。
在巴塘县,特别是中心绒乡和地巫乡,“甲着”小麦是藏族同胞饮食的主要原料。制成的面条、包子、烙饼、突巴、老锅馍馍等是藏族同胞喜爱的传统食品。调查队员走访时,亲眼所见“甲着”小麦磨粉、和面、做成老锅馍馍的全过程,工艺简单,除了酥油和少量青稞,没有任何添加。“吃到嘴里,天然的麦香夹杂着淡淡的奶香,回味无穷。”杨武云说,“甲着”小麦适于制作面食,主要因为独特的品质口感。据检测,“甲着”淀粉含量高、粉质率95%以上。黄酮含量是普通小麦的2—3倍,叶黄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四倍体小麦。
2022年6月,专家们走访了“甲着”小麦种植区,由于地势偏远,当地的水磨是“甲着”小麦加工生产成面粉的主要工具,而太硬的小麦品种水磨碾压难度大、出粉率低,这可能是“甲着”成为全软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国际上,科学家们专门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才获得了出粉率高的软质四倍体小麦,而“甲着”是由当地磨粉工具和饮食习惯需求长期驯化而来的四川本地四倍体地方品种,十分珍贵,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随着“甲着”逐渐被熟知,看到商机的企业越来越多。2020年,四川瑞丰农林、四川国源农业两家公司决定共同出资,建设“巴塘甲着小麦全产业链开发项目”,建立资源保护与种植示范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围绕高端婴幼儿谷类健康辅食、中老年健康营养食品、功能性食品等进行产品开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为项目提供科技支撑。
就这样,历经5年时间,在资源普查工作的推动下,充分挖掘“甲着”小麦独特营养价值和藏族农耕与饮食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产业化开发利用,濒临灭种的“甲着”小麦走出了大山,摇身一变成为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的“金种子”,其价值也被更多人认识、重视。
通过资源保护利用、创新研究及产业化开发,带富一方百姓,“甲着”小麦不是个例。
在贵州省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既可祛湿驱寒药用又可菜用的化屋小黄姜,是当地苗族同胞一直自栽留种的宝贝。
源于独特的气候及区位优势,化屋村当地种植的小黄姜汁多味美辣味足,用来制作泡菜和炒菜佐料,十分美味。因为风味足,抗性好,药食兼用,极具开发价值。
目前,小黄姜已作为化屋村主导产业重点发展,2022年种植面积400余亩。下一步,化屋村将围绕传统的仔姜泡菜、老姜苗药、老姜中药饮片,以及老姜提取姜精油、姜辣素等重点开发,通过地方资源的发掘利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入选2022年十大优质农作物种质资源的,除了玉米、水稻等主粮作物,还有独具地方特色、风味浓郁的蔬菜、瓜果等特色作物资源。这些品种的开发利用,为丰富餐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白瓜是一个古老的西瓜地方品种,历史上,在我国河南、河北、山西等地都有栽培,基本性状差别不大,都具有皮白、瓤白、种子白色的特征,其中,河南三白瓜已于20世纪80年代繁种后,编目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马双武一直从事西甜瓜资源保护工作,他对三白瓜的历史十分了解。
随着西瓜优质杂交品种的普及,三白瓜由于糖度低等原因,在很多产区已被淘汰。但在此次资源普查中,一个新发现引起了马双武的注意——在河北省威县、山西省万荣县等地,三白瓜的身影重新出现了。
不同于其他产地的三白瓜,威县三白瓜皮厚耐运输,储藏期长,常温可存储3—6个月,口感砂爽,带有一股玫瑰蜂蜜幽香。在当地洺州镇香花营、第什营镇西盖村等,已形成了不小的种植规模。
而在山西省,在地方政府与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开发出的“三白西瓜醋”深受消费者喜爱。山西省有关部门注册“孙夫人”系列商标,开发医药、美容、食品领域等相关产品,三白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份资源造就一个产业。除了满足城市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地方资源的利用也一直在为山区人民造福。
在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昆仑山脚下的新疆且末县,当地寒风凛冽,风沙天气频发。全年浮尘、扬沙、沙暴、大风日数加起来几乎占了一半。在这片海拔2000米左右的荒漠土地上,通过一类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有效地覆盖了裸地,减少了沙源,成为当地治理沙漠的先锋,它就是且末香蒜。
尽管生存环境恶劣,但且末香蒜品质出众。“且末香蒜蒜头和蒜瓣都不算大,但却很饱满,雪白油亮的蒜瓣芽点端总有那么一点绿,好像翡翠一般,显得格外诱人,咬上一口,比普遍种植的大蒜辣上几倍。”辛辣独特的口感让参与普查工作的新疆农科院科研人员高强“一口难忘”。
一般来说,新疆地产大蒜蒜素含量在500mg/kg到600mg/kg之间,但且末香蒜的蒜素含量可达3000mg/kg以上,是普通大蒜的5—7倍,这便是其蒜味浓郁的来源。检测显示,且末香蒜不光大蒜素高,且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钾、纳、镁、铁、钙、锌、硒等营养元素,还可入药,被当地牧民称为“长寿蒜”。
为何品质如此突出?
高强介绍,如此优良的品质依赖于当地的气候特征和土壤质地等因素。当地较长的光照和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大蒜素的积累。灌溉水富含硫元素,土壤钾和硫含量高,利于大蒜素的形成。
近年来,且末县委、县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地处绿洲的天然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优势香蒜产业,目前当地香蒜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销售单价20元/公斤,亩均产值可达10000元,市场供不应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农产品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自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地方品种明水大红芒香稻,凭借极佳的口感品质和稀缺性入选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
当地县志记载,明水大红芒香稻的种植历史已超过2000年,明清时期最少年份仅种植10余亩,只作贡品用,在当地十分出名。但因为株高超过2米,亩产仅有100公斤左右,生产中已绝迹。
据山东省种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明水大红芒香稻为家族自留种。得益于保种者对种质资源的保护传承意识,才让远近闻名、满坡飘香的明水大红芒香稻穿越时代,流传至今。
评价一份资源的价值,要跳脱当下,眼光放长远。已经规模化推广应用、技术模式成熟的地方品种固然可贵,但还有一些曾鼎盛一时的地方品种,虽然现在无法直接应用于生产,流落民间,被压了“箱底”,但其身上携带着优异基因性状,可能在今后某个时期,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发挥出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或许就是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感和最强烈的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系农民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致电010-84395223或回复微信公众号“农民日报 ID:farmersdaily”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如有侵权,本报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